亚洲aⅴ无码乱码在线播放_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_中文字幕欧美熟妇一区_亚州αⅴ无码中文字幕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民族教育研究叢書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
ISBN: 9787549513857

出版時間:2012-06-01

定  價:38.00

作  者:欧以克 陈秀琼 著

責  編:黄蕊
所屬板塊: 高教出版

圖書分類: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讀者對象: 教育研究人员

裝幀: 平装

開本: 16

字數: 235 (千字)

頁數: 244
圖書簡介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采用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的方法,立足于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實際,綜合運用教育學、民族學、政策學、政治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對民族高等教育理論及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實踐進行深入研究,闡述了民族高等教育的本質、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特殊性、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其在國家教育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分析了中國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結構調整、體制改革,以及民族院校的特色建設、學科建設、專業(yè)調整、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對外合作交流等熱點、焦點和前沿問題,并以廣西民族大學為個案,探討民族院校學科群建設、外語非通用語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團結教育的整體理路,從而揭示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規(guī)律和特殊性。

作者簡介

歐以克(1965—),男,壯族,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以來,曾主持過“中國、越南高等教育比較研究”、“廣西教育發(fā)展綱要(2006—2020年)研究”、“民族院校師范類專業(y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等多項省部級課題,先后出版了《民族高等教育學概論》、《中國民族學院論》(合著)、《生態(tài)視域中的特色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合著)等著作。曾在《民族教育研究》、《外國教育研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40多篇。獲廣西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自治區(qū)級教學成果獎等教學和科研成果7項。

陳秀瓊(1968—),女,壯族,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曾主持“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背景下的民族院校發(fā)展研究”等省部級課題,發(fā)表學術論文16篇。

圖書目錄

理論篇

民族高等教育的本質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特殊性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論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在國家教育體系中的特殊地位

戰(zhàn)略篇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策略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基本理路

論民族院校辦學主體多元化

論民族院校的合法性

民族院校的基本特色及其建設

民族院校特色發(fā)展的基本方略

民族院校學科建設的戰(zhàn)略選擇

民族院校學科特色建設的基本理念

民族院校專業(yè)設置及其結構調整

民族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及其實現

民族院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保障機制

民族預科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

民族院校對外交流合作的基本方略

民族地區(qū)高校實施國際化戰(zhàn)略的理性選擇

實踐篇

改革開放以來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發(fā)展軌跡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科群的建設與發(fā)展

民族地區(qū)高校外語非通用語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探究

民族地區(qū)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

民族院校民族團結教育的策略選擇

民族院??蒲邪l(fā)展的路徑選擇

民族地區(qū)教師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及抉擇

附錄1:國家民委關于加快所屬民族學院改革和發(fā)展步伐的若干意見

附錄2:國家民委、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辦好民族院校的意見

附錄3:普通高等學校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管理辦法(試行)

序言/前言/后記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的共同繁榮與進步,不僅是整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基礎,更是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石。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教育須先行。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繁榮,以及國家安全、邊疆穩(wěn)定、社會和諧,均離不開民族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梢哉f,沒有包括民族高等教育在內的民族教育的發(fā)展,就沒有各民族的共同進步與繁榮,更不會有整個中華民族的富強與和諧。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民族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對民族高等教育一直給予極大的關懷和支持,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政策,大力推進民族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發(fā)展,積極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歷經六十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國已形成包括??啤⒈究?、碩士和博士四個層次完整的民族高等教育體系,民族高等教育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功能日益得到釋放和彰顯。與此同時,包括民族高等教育學在內的民族教育學經過近三十年的發(fā)展演進,逐步走過其學科的萌芽和幼稚階段,步入一個成長壯大的階段,匯入當代教育科學發(fā)展的大海,并努力在世界教育科學的海洋中探尋自己前行的方向,正所謂“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但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目前我國的民族教育學還很不成熟,民族高等教育學尚未成為獨立的學科;整個國家的民族高等教育還比較落后,總體上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各民族地區(qū)經濟建設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依然還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困惑和挑戰(zhàn),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任重而道遠。因此,加強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創(chuàng)新民族高等教育理論,推進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引領民族高等教育走出困境,意義重大而深遠。

不同國家的民族高等教育具有不同的個性,中國的民族高等教育具有典型的“中國特征”,它根植于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傳統,并與之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和相互影響。亦即說,中國的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實踐有其獨有的社會環(huán)境、制度根基和教育傳統,我們不宜也不可直接照搬或簡單移植世界其他國家的民族高等教育理論,而應從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實踐和特殊問題出發(fā),創(chuàng)新民族高等教育理論,進而反過來再指導中國的民族高等教育實踐。事實上,任何一種高等教育理論,如果它根本不關注和直面高等教育實踐中的真問題,那么無論人們對它多么鐘愛,也無論它以何種看似科學和嚴謹的邏輯、術語、方法和概念體系作為支撐,都將屬于詮釋性的和概念性的高等教育理論,都將是一種貧血的高等教育理論,一旦面對鮮活的高等教育實踐將會蒼白無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理應設法為民族高等教育實踐乃至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提供富有前瞻性的理論體系和制度性框架,事實上這也是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民族高等教育是一個特殊而復雜的系統或問題域,既包括形而上的民族高等教育理論問題,也包括形而中的民族高等教育制度或政策問題,還包括形而下的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實踐問題。因此,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系統工程,研究者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民族高等教育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民族高等教育實踐儲備,也需要具備戰(zhàn)略思維和國際視野,還需要善于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作為一名民族高等教育研究者,歐以克教授具備這樣的學術素養(yǎng),他先后在廣西民族大學的圖書館、教務處、研究生處、黨委辦公室、教育科學學院工作長達二十多年,期間所從事的研究或實踐工作幾乎都與民族高等教育直接相關,這無疑為他從事中國的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創(chuàng)造了不可多得的時空條件。二十年來,歐以克教授一直潛心于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和探索,先后撰寫出版過《中國民族學院論》、《民族高等教育學概論》等專著或合著,發(fā)表過一系列相關的學術論文。如此種種,為他撰寫《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奠定了寬厚而堅實的基礎,提供了特殊而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儲備。

質量保障與特色發(fā)展是民族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兩大主題,是民族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不過,無論是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質量,還是發(fā)展民族高等教育特色,都是深刻的民族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命題,兩者都需要我們解除各種認識上的困惑,清除種種行動上的障礙。從這個意義上說,如何確保和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質量,如何培育和發(fā)展民族高等教育特色,是一個頗難回答而又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問題。從《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的框架結構看,歐以克教授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并圍繞民族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對民族高等教育的質量保障與特色發(fā)展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揭示了兩者之間的內在關聯和本質區(qū)別,闡發(fā)了民族高等教育的質量保障與特色發(fā)展的戰(zhàn)略和路徑選擇。

作為歐以克教授最近幾年研究成果的結晶,《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一書的風格與他以往的論著大為不同,即該著作沒有按照嚴密的邏輯體系去構建,只是選取了一些中國民族高等教育領域的熱點、焦點和前沿問題,抑或他自己感興趣、思考和體會頗多的問題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然后逐一研究而成。從表象看,此類研究和架構的確缺乏嚴緊的結構性和邏輯性,但這并不影響該研究成果的內在價值,也不會削弱和降低各專題研究成果的學術性。從學理上看,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應遵循一定的邏輯,但完全邏輯化也是非理性的和不可取的,因為“邏輯的事實并不總能成為現實的事實,邏輯的力量不是無邊無際的”(張楚廷)。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歐以克教授選擇了一條問題邏輯而非理論邏輯的研究路徑,通過核心問題或相關問題的追問和剖析來達到解讀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戰(zhàn)略選擇和實踐改革的目的。

歐以克教授是一位跨學科的民族高等教育研究者,他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間攻讀的是中國語言文學、民族學專業(yè),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曾在民族文學研究方面取得過不俗的成績,享有較好的學術聲譽。由于工作需要,90年代中期,他放棄了民族文學方面的研究與追求,開始致力于民族高等教育的研究與探索。近二十年來,他潛心研究,躬于實踐,勤耕不輟,取得了驕人的學術成果,逐步從稚嫩走向成熟,現已成為國內民族高等教育領域的知名學者。眼下即將出版的這部《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展現了作者全新的視野和研究方法論。他綜合運用民族學、管理學、政策學、高等教育學、教育史學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從多個不同的維度對中國民族高等教育不同層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詮釋,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研究成果。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是一部給人啟發(fā)和引人思索的著作。作為歐以克教授的好友,我有幸能在第一時間拜讀它,并從中汲取豐富的學術營養(yǎng)。該著作閃爍著智慧之光,滲透著“文章不寫半句空,板凳敢坐十年冷”的科學精神,值得我們去重讀,去追問,去反思,去研究,去品茗。正因為有此感受,我毛遂自薦為之作序。這是我第一次為他人作序,特別是在給對自己的學術成長有著深刻影響的歐以克教授作序,我深感誠惶誠恐,深知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還難脫“貪天功”之嫌??v然如此,我依然為之,因為“作序是假,學習是真”。

李梟鷹

2011年12月8日

編輯推薦

《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注重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以中國民族高等教育問題研究為邏輯起點,通過核心問題或相關問題的追問和剖析來達到解讀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戰(zhàn)略選擇和實踐改革的目的,其研究視角獨特,資料豐富翔實,體例和結構形式新穎,各專題研究邏輯體系嚴謹,它的出版有利于豐富我國民族高等教育的理論園地,促進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科學發(fā)展,不僅對民族教育理論工作者和研究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且適合于民族教育實際工作者閱讀,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