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就史學方法與學術批評展開討論,或談史學品位、史學功能、史學理論,或進行具體研究,以作示范,或對當代史學新著提出批評。作者潛心向學,獨立思考,多有感悟,主張史學學者應以中立求真,盡忠職守,為社會服務。本書是作者近二十年來思考之結晶,可供有心人細細咀嚼。
本書圍繞史學研究,收入了一組史學分析和一組史學評論的文章,這些文章,也是通過具體的史學分析,具體展現學術中立的主題的。作者從對諸多史學著作的研究與批評,呼吁專業(yè)學者要忠于自己的職守,拜托價值分析模式,全面尊重歷史事實和客觀發(fā)展邏輯。這樣專業(yè)歷史工作者才能對社會現實作出*的貢獻,才能使專業(yè)史學成果成為社會的財富。
朱宗震,1941年生,上海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重點研究1912—1913年以及1947—1950年間的中國質史。主要著作有《民國初年政壇風云》、《孫中山在民國初年的決策研究》、《孤獨集——朱宗震自選史學論文集》等。
序
編 史學方法和歷史學者的職責
在相對運動中把握歷史——經驗型實用史學方法
史學危機和史學發(fā)展之路
史學邊緣化和邊緣史學
多元的價值評價和科學定位——關于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
不要在“假設”上浪費時間
價值評價法的自然缺陷——讀《政黨建置和民初政制走向》
第二編 孫中山研究示例
孫中山發(fā)動二次革命的曲折過程
孫中山的倫理觀和國家社會主義政策
民國初年孫中山和革命黨人的教條主義思維模式
孫中山與中國同盟會
第三編 當代優(yōu)秀史學新著述評
新中國新史學的代表作——讀《清末民初歷史與社會》
幾多思考、幾多遺憾——讀《魯迅與胡適》
無為有為,禪機難參——讀《林森評傳》
細膩的敘述,單薄的審視——讀《中國的1948年——兩種命運的決戰(zhàn)》
評《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
追求完美過分,理想難敵現實——讀《近代江南鄉(xiāng)村地權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評桑兵先生對百年來中國史學的挑戰(zhàn)——讀《庚子勤王與晚清政局》
一代人的理想,一代人的情懷——讀《孫中山與辛亥革命人物論叢》
代新女性的心路歷程——讀《何香凝傳(增訂本)》隨筆
后記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