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黑陶最新創(chuàng)作的一本散文集。按中國傳統(tǒng)五行相生的順序,分為五個篇章:火書、土書、金書、水書、木書。內容包括:客觀實錄,主觀幻想,地理,人物,信函,引文,短小說,摘抄,詩歌,電影技巧,日記,民間傳說,考證,學術短論,夢,神話,回憶錄,對景寫生,囈語,訪談,文學史補遺,新聞,旅行記,文獻改編,等等。
這些漢字,這些斷片式的篇章,帶著作者的體溫,它們散漫、云游,又漸漸匯攏、聚集。這個獨特的、由黑陶創(chuàng)造的漢字星系,期待在無限的宇宙中,與讀者相遇。
黑陶,中國詩人、散文家,1968年出生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一座陶瓷古鎮(zhèn)。母親是農民,父親是燒陶工人。在故鄉(xiāng)的火焰與大海之間,呼吸獨異的江南空氣。個人作品主要有“江南三書”:《泥與焰:南方筆記》《漆藍書簡:被遮蔽的江南》《二泉映月:十六位親見者憶阿炳》,以及散文集《夜晚灼燙》《中國冊頁》《燒制漢語》、詩集《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布魯諾?舒爾茨詩篇》《寂火》等。
目 錄
火書
火?江夢/ 003
文化南移/ 004
世代的薄暮,世代的炊煙/ 006
夜衣/ 009
楚人尚赤/ 010
魔幻/ 011
我無比熟悉/ 013
楚人曹操/ 015
夏季烈日下,空廢的鎮(zhèn)/ 017
閃電書簽/ 019
度大庾嶺/ 020
夏日/ 032
丹陽:曲阿古城/ 034
父親的話/ 038
建盞星空(一)/ 040
建盞星空(二)/ 041
啟示/ 045
土書
壯觀的塵世/ 049
鄉(xiāng)鎮(zhèn)邊緣的廢墟臺基/ 051
武夷山/ 052
吳大羽:長耘于空漠/ 054
徽州/ 063
引文:西遞、宏村申遺點滴/ 064
祠堂?人生/ 069
黟縣青/ 071
中國丹田/ 072
五行俱備之地/ 074
大禹治水畢功地/ 076
沈萬山?聚寶盆/ 080
抵達之前/ 082
深夜屋頂平臺/ 083
徽州抄/ 084
黃庭堅故里/ 089
胡樂鎮(zhèn)/ 092
江南地名命名法及例證/ 096
街道肖像/ 098
安慶—宣城:回到曠野/ 114
井岡山/ 116
鎮(zhèn)江古塔/ 125
黃賓虹:大境晚成/ 127
廬山晨昏/ 130
記夢:盆地/ 132
身體信仰/ 133
人在黑白夢幻間/ 135
金書
魔都之夜/ 139
鐵錨與安慶城/ 144
奇幻/ 147
在文天祥墓地/ 148
極輕微的、銀質的聲音/ 149
20世紀上半葉:江南城鎮(zhèn)商業(yè)構成舉要/ 151
超現(xiàn)實/ 153
劍?龍(一則譯文)/ 154
鐵笛道人/ 157
飛鯉鎮(zhèn)/ 160
專車/ 163
光影幻境:滬上展覽說明/ 164
一個黎明/ 167
抽汲機/ 168
東鄉(xiāng)縣郊/ 169
看見/ 171
念郎橋/ 172
行刑者高順昌/ 173
戰(zhàn)爭回憶:一位營長的自述/ 176
蘇皖交界?冬月/ 198
周鐵鎮(zhèn)/ 200
南方星空/ 204
地鐵站內的“愛情毒雞湯”/ 206
“豈以人言易吾操哉”/ 210
友人言/ 214
深秋的阿多尼斯/ 216
水書
亞歐大陸的水口/ 221
水厚則徽盛,水淺則徽耗/ 222
長江,像細鱗巨魚/ 224
風流浪漫潤澤/ 225
夜/ 227
1988年關于桃花潭的一封信/ 228
八柱石坊在積雨的燈彩街面顯示倒影/ 231
新安江/ 233
楚江兩岸/ 236
分水關/ 240
河口鎮(zhèn)/ 243
夜晚圖景/ 246
三座樓閣/ 247
上元水府/ 248
分風擘流/ 252
12世紀陸游揚子江上見聞/ 253
落日長江/ 258
雨的記憶/ 259
茭瀆/ 260
液體巨獸/ 262
青弋江畔/ 264
星漢/ 272
太平洋的黑暗/ 273
潮神/ 278
木書
淡墨般的暮色漫起/ 343
爆炒新鮮筍子/ 345
日記/ 347
春季菜單/ 348
早春/ 351
徽茶明清入粵路線/ 352
石頭夢和楊梅夢/ 354
杏花村/ 357
東洞庭山/ 360
光福吃食?江南表里/ 372
蘇州橫涇東林渡/ 374
甌域/ 376
筍?聲音/ 383
歐梅?歐陽修后人/ 384
嘉興28小時/ 390
波浪和金蟒/ 398
神樹/ 399
吳越槜李考/ 402
猜對聯(lián)/ 413
棗鎮(zhèn)/ 417
春日尋訪明代鄭之珍/ 419
江蘇南部?金黃沉重/ 435
梅城/ 436
江南片斷:舊文和訪談/ 440
祖先之書/ 442
微微搖晃的海島/ 443
安靜卻近乎噴涌的野蠻能量/ 446
跋一/ 448
《百千萬億冊書》:文本關鍵詞、句
跋二/ 467
在幽暗、無限的宇宙中,與你相遇
?
序
文本闡述,或漢語文章雜感,或變異混亂的文句
古奧、深巨的中國南方,是屬于我個人的父性容器,其中,蘊藏了百千萬億冊書。
最當代的文本生產創(chuàng)造方式,最古老的祖國文字與內容資源,這兩者相遇,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激烈化學反應?
追求一種獨立的、現(xiàn)實又超現(xiàn)實的實驗文本。
散文可以也應該駁雜深邃:現(xiàn)實、幻象、史料、囈語、想象。駁雜之信息,壓縮于這個自我文本內部。
構成此文本的所有篇章,植根、生長并蓊郁于個人認識和生活的南方。這個地域:北際長江,南抵大庾,西溯湘楚,東迄于海。進一步詳察,此區(qū)域可再細分為五個文化專區(qū):江南水鄉(xiāng)文化區(qū)、徽文化區(qū)、楚文化區(qū)、贛文化區(qū)、東部沿海文化區(qū)。
任何寫作者,也許,都需要一塊地理意義的個人根據(jù)地。南方,我的立足所在,憑此,眺望世界和人類,眺望有無限內容的東方空無。
徽州:古中國的倒影與象征,頑強存在的傳統(tǒng)中國代表區(qū)域(溪山之國,神明之鄉(xiāng)),甚至,現(xiàn)在可以視之是我們僅剩的山水故鄉(xiāng)。中國的南方地域,以徽州為其隱秘核心。古老徽州,亦是我個人南方之內核。
宇宙之中,處處皆“文”,就看你能否“看見”,能否有自我的漢語能量,將其充分再現(xiàn)。
噴涌。全書之文:具象與抽象、感性與理性交雜。
在廣袤亞歐大陸和藍色太平洋之間,漢字化的我的南方地域,能否使之虛化,進而讓其騰飛起來?
文本或書,完全應該“人為”制作。如果不理解這句話,就不會理解某種難以言傳的創(chuàng)造奧秘。
長篇文本,必須有緩慢、持久、巨大的激情為其內在支撐(思想激情、情感激情、生命激情)。擁有激情,就可將此文本牢牢凝聚、控制,不使其散。
必須完全打破庸常的語言流、公共的語言流。
我的漢語文句,在這個文本中的狀態(tài)是:率性、跳躍、突兀、斷裂、放松、自由。如前輩蘇東坡所言: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用存在的漢字,寫出不存在的東西。
由現(xiàn)實,而達到超現(xiàn)實。
文本最后呈現(xiàn):虛幻感,夢境感???、無、虛,中華哲學與文學的根本。
即使是一則微型小文,其內里,也應包含宇宙之心,具有宇宙之全息。
在敘述中,不要停止。敘述,應像春夏南方山野的漢語激流,在個人的敘述激流里,探測新我。
偏立一隅。站立在主流的話題和素材之外。寫邊緣、縫隙,寫被他人忽略的部分。
本雅明的夢想:寫一本完全由引文構成的書。我也心有戚戚、心向往之。在有能量、有格局的寫作者手下,再多的引文,也會烙上“我”的印記,成為“我”這座宏大建筑的妥帖材料。
對古之史料:拆解,改編,重新注入,甚至塑造。以“我”為敘述主體。
萬物皆為我而備,任我而取寫、而改造。文學非學術。
“灼燙。簡潔。飽滿。完全黑陶方式。平等。自由。句式上的突兀質地卻一點也不做作。尤其是句式上的突兀質地,你獨步大江南北?!保ㄜ嚽白有中牛?p/>
以自成一套的個人漢語方式,以龐大的馬賽克式的文本形式,以此,在漢語宇宙中,形成一個我的漢字星系。
讓習見的漢語,產生陌生感。要有開創(chuàng)一套全新漢語方式的勇氣和自信心。
在此時代,憑你我他的一己之力,能否讓古老漢語,重新閃耀自身具備但久被蒙蔽的光芒?
我:既是繼承者,又應該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者。
漢語,也許是我們的本質存在,是中華民族隱秘的本質存在。
方法論、整體大局觀確定后,筆下自會泉涌,雖駁雜激湍,卻自會歸位。
每個寫作者,都有一個潛在的、屬于他的獨特文本王國。就看這個人有否足夠能量、足夠膽魄,將它們揭示出來,據(jù)為己有。
他的每篇作品,皆包含宇宙的一個模型。記住這句話。
必須明白:從任何一個漢字、詞語開始,都能進入、深入寫作與生命的龐大秘境,甚至是,無垠秘境。
中國古人的恢宏思維:至大無外,至小無內。不管向外擴展,還是向內挖掘,寓示寫作的無窮無盡。
要有這樣的勇氣:寫出一部飽含神秘,能夠被不止一代人反復閱讀的書(文本)。
我們每個人、每個寫作者,都是:宇宙中的飛翔者。物理基礎是:地球在空瀚的宇宙間,無所依靠地孤獨飛動。
所以,即使肉身滯重,但我們人類的想象力,應該也必須飛翔。
文本的手稿特征:充滿省略、不連貫,充滿刪改、恣肆的評論和異樣描述。
微觀文學。由微觀達到宏大。微觀地域寫作。由微觀地域而呈現(xiàn)宏大宇宙。散文的神奇變形。
“我狩獵的目標是整個看不見的世界,而且我傾盡一生,在詞語里試圖捕捉這個世界,用詞語擊中它?!?p/>
世界是強勁的未知,是“所有資料的總和”。當然,也是供寫作者全權處理的對象。
具體的某一物象、地點(火焰、大海、丁蜀鎮(zhèn)、南方),使之擴展、輻射,成為“我”觀看世界的圓心。
文本:探索新結構和新形式。結構。形式。理想的、復雜的……書寫形式。
文本繁殖。文本的人工繁殖和非人工繁殖。
每一文,即閃爍的一顆星;整體,構成神秘存在的深邃星系。
《散文與反組合》的十二種……方式。普通甚至無意義的句子?;蛟S,對我又有極大意義。
不管如何龐大的文本,它,又必須經過個人心靈的過濾。
告別簡單“鄉(xiāng)土”、簡單“人性”、簡單“講故事”。
文本無限繁殖的時代,又應該:更本質而簡約地寫作。
文獻深厚如礦。對礦中文獻進行切割、挖掘、煉制、改造,生成新的、我的文獻。
敬用漢語,再造、呈現(xiàn)個人南方。
文本的進展,可以是線性,也可以是非線性??梢杂萌魏纹嫣胤绞?,并置或拼貼這個人間的真與幻。
“永遠置身于陌生的虛構世界,而不是用虛構把世界拉回到經驗的熟悉世界。”
極其寫實的元素組合——讓人感覺到虛構世界。世界的存在,有夢的特征。
劉燁園師說過:“火候到了,寫張便條亦有氣韻?!边@是直擊創(chuàng)造秘密的啟示之語。個人在真正擁有生命激情和本質框架(思想、文學)之后,“寫張便條亦有氣韻”。
異域人講故事的風格練習。我印象深刻的有:
摘錄。隱喻。倒敘。驚呼。夢。預告。亂序。猶豫。精確。主觀視角。報道。
泛靈。字母移位。官方信函。擬聲。反復。感嘆。通俗。戲劇。旁白。哲思。
詩。嗅覺。味覺。觸覺。聽覺。視覺。電報體。新聞體。美食。未來風格。
雜糅文風。極其理性的分析與完全感性的迷狂。自然與人文多學科交叉呈現(xiàn)。
文本間離。即使在遙遠的歷史敘述中,也有我,也有當代現(xiàn)實。
“這些年里,我一直都把這本書帶在身邊,斷斷續(xù)續(xù)地寫……它差不多變成了一本日記?!?
憑借漢字能量,憑借個人能量,再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我的漢語宇宙。中國南方現(xiàn)實、歷史與夢幻的宇宙。
?
《百千萬億冊書》分為火書、土書、金書、水書、木書五個篇章,寓意生生不息,內容包括對景寫生、囈語、訪談、旅行記等等。黑陶認為,作為一名作家,要有開創(chuàng)一套全新漢語方式的勇氣和自信心,寫出一部飽含神秘、能夠被不止一代人反復閱讀的書。
火書
火?江夢
冰涼而又滾滾的江水內部,你已經失神的眼睛,仍然睜著。身旁的器物,緩緩移過眼前——撕爛的旗幟。羽箭。滾燙的炮筒。斷戟。頭顱。劍。盾牌。殘軀。大刀。半截的腿。傾斜的、下沉的船只。密集卻頓然遲緩下來的子彈。
…………
之前的江面:火焰騰起。熱浪。灼燙。船只熊熊燃燒。激烈廝殺。仇恨的、血紅的眼神。生命熄滅前絕望的喊叫……
現(xiàn)在,一切都在漸漸遠離,并且,闃靜無聲。緩慢地,那個人,向古老的江水深處沉淪。肩上破潰的傷口,仍在突突冒血……
閉上眼睛的時候,浩大冰涼的星空,奇異出現(xiàn)。藍色瑣碎的群星,像活潑潑晶瑩的小魚,引導著你,簇擁著你,將你帶向藍色星空無窮遠處那生命最初的源地。
文化南移
中國文化,在明清完成地理上的南移。試看兩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證此。
其一,明代文魁(包括狀元、榜眼、探花及會元)籍貫分布表。
有明一代,上指文魁數(shù)量共244人,南方、北方分布如下——
南方:南直隸,66人;浙江,48人;福建,31人;四川,6人;廣西,2人;貴州,0人;江西,48人;湖廣,8人;廣東,6人;云南,0人。
北方:北直隸,7人;山東,7人;山西,4人;河南,2人;陜西,9人。
核計為:南方215人,北方29人。
其二,清代狀元籍貫分布表。
有清一代,共有狀元114人。其中順治九年(1652年)和十二年(1655年)系滿、漢分榜,各有一名狀元。同治四年(1865年)的狀元崇綺,是蒙古正藍旗人。除去滿、蒙3人,余下的111名狀元,南方、北方分布如下——
南方:江蘇,49人;浙江,20人;安徽,9人;廣西,4人;廣東,3人;湖北,3人;福建,3人;江西,3人;貴州,2人;湖南,2人;四川,1人。
北方:山東,6人;直隸,4人;河南,1人;陜西,1人;山西,0人。
核計為:南方99人,北方12人。
(以上材料來源:《江南讀本》,張中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學者錢穆有這樣一種說法,因為中國有足夠的地理空間,故中國歷史自有一套內在的新生轉運機制,黃河流域衰頹了,轉向長江流域繼起新生,中國文化是勁氣內轉的,它能跳出德國人斯賓格勒的文化悲觀論圈子(“文化發(fā)展到某一階段的最高峰,必然會衰落”),而繼續(xù)生長,欣欣向榮,機運不絕。
但是,針對文化遷移趨勢,錢穆也表達了他的個人憂思:“但從大局面上,中國文化之從大處高處冷處轉動到小處低處溫暖處,常是順溜的滑下,不能奮力的翻上,那卻是中國文化演進值得悲觀,至少是值得警惕呀!”(《中國歷史上的地理與
人物》)
世代的薄暮,世代的炊煙
安徽南部,古老房子大塊面的墻。被歲月深染、被風雨和晝夜侵蝕的墻。
在偏僻的廣闊鄉(xiāng)野,這樣的墻,往往讓我久久靜立,暗中震撼。
難忘績溪縣宅坦村里的老墻。宅坦。“春來花氣盛,時霽鳥鳴繁”,人家的紅門聯(lián)。上莊村隔壁的這座山村,人家門框邊上都有三角紅紙袋,里面插著柏枝、紅果和天竺枝。春節(jié)期間,村巷中的老墻根下,到處散滿濕漉漉的、炮仗的紅色碎紙。
難忘涇縣查濟山村中的老墻。前去尋訪探望的查日華老師(10多年前曾住他家),已經在這個夏天辭世。查老師家旁的那堵老宅山墻,充滿和我一樣的感傷。墻腳,是一叢生長肆意、無人管顧的爛漫黃菊。
難忘徽州區(qū)西溪南村老屋閣的大墻,墻前的一棵柿樹,落光了葉子,枝杈間殘剩的零落紅柿,在如寬銀幕般的灰黑老墻襯托下,觸目驚心。
宅坦老墻,查濟老墻,西溪南村老墻,徽州老墻,整個中國南方的老墻,我熱愛它們。
時光,已經賦予它們以生命。黑、灰、白互融互滲,貌似抽象,又如此具象。
在這樣的老墻上,我看見了無法勝數(shù)的東西。
我看見了世代的薄暮,世代的炊煙,看見了被風吹拂的僻野星空。
世代的薄暮與炊煙
連同
想吹散它們的
僻野星空
全部,凝聚其內
甚至——
一顆接近枯干的昨日雨珠
狹小幽暗的木質廂房內,一小朵
剛剛熄滅的昏黃燈火
我全部看見了它們
墻的幽冥深處
它們,微微閃爍在
祖?zhèn)鞯纳钫?p/>
閃爍在一對母子
溫熱又寂靜的漫長睡眠里
這是時間顯現(xiàn)的逼真面容,包含了生與死的無窮秘密。這是全息:鄉(xiāng)野的全息,南方的全息;單獨的人的全息,人類的全息。我們永遠無法破解。
夜衣
我見慣南方的火焰?;鹧孳S動,有時形狀像極了一只又一只紅色的大鳥。
朝霞也是。太湖、長江、東海上空的絢麗朝霞,它們噴涌時,就是讓我驚嘆的飛翔之鳥。
這屬于家鄉(xiāng)的神性大鳥。它們要做的,是什么事情?
暗黑的夜,是一件輕輕披蓋住家鄉(xiāng)的深顏色薄衣。
火焰的神鳥,朝霞的神鳥,每天,會準時在黎明時分,共同飛來,銜走這件薄薄夜衣。
于是,睡眠之后的家鄉(xiāng),便完全徹底地,重新,沐浴在燦爛的白晝之中。
楚人尚赤
太陽之精,為文彩斑斕之鳳。南方炎熱,太陽明亮,鳳為南方楚人所崇拜。上古“風”“鳳”同字,“風者,天之使也”。楚之鳳,大、美、神。楚人認為,人之靈魂,只有在鳳的引導下,才能飛登九天。
鳳貌似偏陰,實則陰陽同體。其陰,鳳寓吉祥,“見則天下安寧”;其陽,鳳即鵬也,飛則沖天,鳴則驚人,鸞鳳還是雷神和火神的化身。太陽赤燙,其精之鳳也為紅色(朱鳳、赤鳳、火鳳是也),故此,楚人尚赤。
魔幻
節(jié)氣小滿過后,一個鄉(xiāng)鎮(zhèn)和一個鄉(xiāng)鎮(zhèn)之間的蘇南田野上,大片大片的麥子,全部黃熟了。鋒利干燥的無數(shù)麥芒,在暖風中帶著大地輕輕涌動。同樣成熟的油菜已經陸續(xù)在收割。成捆成捆的油菜,被小心收到村中房前的場地上。一個駝背蹣跚的老太太,正在用木棒拍打著油菜秸稈,場地上大幅白色塑料紙上,漸漸積滿了沙似的黑褐菜籽。田間地頭,宅旁路口,偶然會相遇一棵又一棵的枇杷或石榴。那碩大枇杷葉子間,掛滿了金黃甜蜜的果實;而石榴樹,朵朵紅艷的花影,耀眼欲燃。穿過的鄉(xiāng)鎮(zhèn),昔年的影劇院如今似乎全部荒廢。晃過的不潔玻璃或屋墻上,經常是這樣的字跡:桑拿、足浴、KTV。鄉(xiāng)鎮(zhèn)和鄉(xiāng)鎮(zhèn)之間,除了麥子、油菜、果樹,還有殘破萎棄的鄉(xiāng)村老街,還有粗糙的各種橋梁,還有河流中天空的反光,還有穿條魚游動的河邊那些早被遺忘的寂寞河埠石。
在上述農業(yè)的、廣闊的蘇南平原上,突然間,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完全奇異新穎的陌生世界:
仿制的威尼斯水城。歐式建筑。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盛裝舞步馬術表演??臻煆V場。異域雕塑。散布的高星級酒店。高聳的飛馬尖塔。環(huán)繞水域。鑄鐵般的歐洲橋梁。歐洲皇室馬車。龐大的購物中心(海瀾之家、黑鯨、OVV、海瀾優(yōu)選、AEX)。落日之后的絢麗燈彩。巡游。音樂噴泉廣場。極其巍峨壯偉的美術館(館內,有200米的《長江萬里圖》巨幅長卷)。尖頭翹起的貢多拉船,載滿了游人,在火焰般晃漾彩色燈影的人造河上游弋……
——這是正在散發(fā)濃郁收獲氣息的蘇南平原之夜。如果從夜空中,俯視廣闊黑暗鄉(xiāng)野間,這個由資產超千億的此地鄉(xiāng)鎮(zhèn)民營企業(yè)打造的、局部璀璨的“飛馬水城”,像極了現(xiàn)時代一則魔幻的東方童話。
我無比熟悉
太平洋會突然收縮。在家鄉(xiāng)東邊的海面上,我看見過太平洋突然聳起,波濤相激的撼人景象。在想象中,這個景象就更為激烈、逼真。
海洋為什么突然收縮?
這個問題,也許有一千種答案。但我的答案,只有一種:因為疼痛,熊熊火焰中家鄉(xiāng)泥坯的疼痛。
成陶之前的泥坯也有生命。泥坯需要經過火焰的熬煉,最后發(fā)生質變,才能成陶。當有生命的、無窮無盡的家鄉(xiāng)泥坯進入火焰時,它們無可避免地必須疼痛,質變與涅槃的疼痛。
于是,因為這種疼痛,家鄉(xiāng)的太平洋,便會瞬間收縮。
父親們,在火焰和大海旁勞作,不分晝夜。他們的汗滴,因為火焰的躍動,因為大海的收縮,在我的記憶中愈加飛濺,并且從未停止,一直持續(xù)到我仍可目睹的現(xiàn)在。這些飛濺的汗滴,和母親們在打谷場上制造的飛濺谷粒一樣,達到足夠的高度時,便凝定不動,成為夜空的星星。
這些帶著親人氣息的童年群星,我無比熟悉。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