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ⅴ无码乱码在线播放_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_中文字幕欧美熟妇一区_亚州αⅴ无码中文字幕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自帶系統(tǒng)的河流
诗歌批评家燎原数十年潜心之作,对新世纪以来中国诗坛不同阶段的倾向性问题和现象,都给予富有个性、独到而“自带系统”的评述和解读。
ISBN: 9787559853844

出版時間:2022-12-01

定  價:69.00

作  者:燎原 著

責  編:吴义红,杨广恩
所屬板塊: 文学出版

圖書分類: 文学理论

讀者對象: 大众

上架建議: 文学/文学理论
裝幀: 精装

開本: 32

字數(shù): 259 (千字)

頁數(shù): 432
紙質(zhì)書購買: 天貓 有贊
圖書簡介

本書是燎原談論新世紀詩歌的文集,選取了新世紀以來作者發(fā)表在《詩刊》等文學學術(shù)報刊上的50多篇文章,以不同時段的綜合評論和個體分析為主,兼及主題訪談等類型,涉及詩壇現(xiàn)狀考察、群體形態(tài)描述、特殊現(xiàn)象剖析、詩人個案研究等,呈現(xiàn)了新世紀詩歌的基本成果和內(nèi)在景深,回答了新世紀詩歌整體格局和個體表現(xiàn)等問題,揭示了當下詩歌生成的來龍去脈和其自帶系統(tǒng)的傳承,指出新詩的靈魂就在于它有一個始終敞開的端口,并生氣勃勃、不斷變革……

作者簡介

燎原,生于1956年,本名唐燎原。當代詩歌批評家,威海職業(yè)學院教授。著有中國西部詩歌專論《西部大荒中的盛典》,詩集《高大陸》,批評隨筆集《地圖與背景》,以及《一個詩評家的詩人檔案》《海子評傳》《昌耀評傳》等專著多部。主編《二十一世紀十年中國獨立詩人詩選》《昌耀詩文總集·增編版》《神的故鄉(xiāng)鷹在言語——海子詩文選》《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走下——昌耀詩文選》等。

圖書目錄

第一編

003 世紀初一代詩人的聯(lián)動

026 昌耀寫作史上的一個“公案”

046 世界土著文化體系的當代詩歌發(fā)言

060 那意思深著……深著……深著……

071 昌耀·第三條道路·四川詩歌

083 一場空前的國際詩歌盛會

090 博大普世襟懷的矛盾與偏執(zhí)

111 三種時間的悖反與調(diào)適

130 杜拉斯的幻影與時代加速度

139 李南詩歌的符號性標識

142 光落在樹葉上會有什么秘密

150 經(jīng)典性作品也在檢驗閱讀者的資格

167 未被讀完的海子

179 多元化建造中的縱深景觀

202 一代學子精神文化的狂飆突進

216 誰在巖石上敲門,誰就能在樹葉上酣睡

228 “第五屆‘美麗島’中國桂冠詩學獎”獲獎感言

230 新世紀詩歌及相關(guān)問題辨析

253 時間隧道中的西域大地與神性

258 “2016·星星年度詩歌評論家獎”獲獎感言

262 百年新詩與當下詩歌的七個斷想

266 從牡蠣式生存到彌賽亞的重生

285 從敦煌落日到扎尕那的月亮

295 天書與解讀:詩人之間的隔世對話

299 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大我”和“小我”

305 百年新詩,與時代相互激活的生長史

322 天教歌唱的“細嗓子”

327 吳文化中的蘇州詩人

332 偉大的事物以及想象力

335 我寫作履歷中的“昌耀時間”

345 自帶系統(tǒng)的河流

第二編

363 無夢的睡眠和有夢的睡眠

368 秋日蒙山

372 開往長島的船到了廟島

378 與《青海湖》相關(guān)的記憶碎片

381 我的師傅老南

398 晚霞照亮家族血脈

401 我們在酒中天花亂墜

406 沿地圖展開的海西敘事

417 隔空痛呼林老師

序言/前言/后記

燎原

時間進入21世紀以來,時代變遷場景中的詩歌迎來了一個特殊現(xiàn)象,這就是無論它的表現(xiàn)如何,都會受到非議與嘲笑。

那么,它的真實狀況到底如何,呈現(xiàn)出哪些新的特征,其整體格局和個體表現(xiàn)究竟怎樣,對此該做出怎樣的判斷和評價,理由和依據(jù)又是什么?

編完這部文集時,我覺得它的主體部分,正是對以上問題的回應。

作為當代詩歌的一位資深讀者和研究者,這部文集以時間為順序,選取了21世紀以來直到眼下,我近20年間的主要文章。它們以不同時段的綜合評論和個體分析為主,兼及專題訪談等類型,涉及詩壇現(xiàn)狀考察、群體形態(tài)描述、特殊現(xiàn)象剖析、詩人個案研究、相關(guān)現(xiàn)場信息。這諸多方面的綜合,我以為大體上可以呈現(xiàn)當代詩歌的基本成果和內(nèi)在景深,并回答它到底如何這一問題。

而貫穿于其中的表述,既是一種分析和梳理,好像還是一種辯論性的聲音。近若干年來,關(guān)于詩歌和對于當下詩歌的看法,我發(fā)現(xiàn)我和許多人不大一樣。但我并不想說服別人,也不太喜歡辯論,只是當一片烏泱泱的聲音爭相以鄙薄當下詩歌為快事時,我只想說出我眼中的真相,以及它何以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的來龍去脈。

作為一部個人文集,其中談論繪畫與小說的文字,也當是題中應有之義。

這部文集的非主體部分,是與我個人經(jīng)歷相關(guān)的若干敘事性隨筆。比之那些抽象的理論筆墨,這是一些歡實而有趣的文字,也是詩歌的大意思之于我個人的小意思——讓我心情茁壯的那種意思。

書名《自帶系統(tǒng)的河流》,是基于我的一種認識,亦即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看似紛紜萬狀,幻變不定,但每一事物的生成與演化,都有自己的內(nèi)在緣由,都是其來有自、自帶系統(tǒng)。一個時代的縱向詩歌河流,一位詩人歷時性的寫作,都是這一自帶系統(tǒng)運行的邏輯結(jié)果。

2020年4月9日上午

威海藍波灣

名家推薦

燎原獨特的文化關(guān)注和閱讀選擇,賦予詩歌評論以“開放性”,實現(xiàn)了語言和生命的組合與互通。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個詩歌評論者,沒有尋求真相的疼痛與苦楚,是很難寫出有思想和力度的詩評來的,燎原是這個時代詩歌的痛感神經(jīng)。

——《星星》詩刊2016年度詩歌評論家獎授獎詞

燎原獨立客觀的學術(shù)良知是中國當下詩壇的幸運。

—— “當代詩歌金哨”授獎詞(2010年)

編輯推薦

燎原獨特的文化關(guān)注和閱讀選擇,賦予詩歌評論以“開放性”,實現(xiàn)了語言和生命的組合與互通。既有對詩壇現(xiàn)狀的考察、群體形態(tài)的描述——從朦朧詩到先鋒派等,皆有洞見;也有詩人個案的研究和剖析,尤其對昌耀和海子的評論,亦體現(xiàn)出作者獨到的眼光,從而得出每一個時代都有自成系統(tǒng)的詩歌樣態(tài)的詩學和美學結(jié)論。

精彩預覽

未被讀完的海子

說起海子,我們會本能性地想起他的那些短詩,比如被廣為傳誦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麥地》《日記》《祖國,或以夢為馬》等等,并以為這就是他的全部。但事實上,這僅僅是一個部分性的海子,一個被我們通俗化也簡單化了的海子。而他真實的詩歌成就和思想閃電抵達的遙遠邊界,則遠遠地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因此,我們目前所談及的,是一個遠未被讀完的海子。

海子的詩歌成就大體上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就是他的那些短詩,從當時至今一直享有盛譽。第二部分為長詩,共有十首,分兩個系列。第一系列為“河流三部曲”,共三首。第二系列為“太陽七部書”,共七首。第三部分為詩學文論,諸如《詩學,一份提綱》,以及一些日記式的詩學筆記,這類作品不算多,但非常重要。

海子本人認為,長詩是他的事業(yè),短詩則是他投身于這一巨大工程間隙的余緒。這些短詩,呈現(xiàn)了一個天才少年的神奇光芒,卻并不能體現(xiàn)他的博大。而只有在長詩中,我們才能看清他建立在浩瀚人類經(jīng)典大書的閱讀中,宏大的精神文化底座;不可思議的雄心與抱負;沖擊寫作極限的高能量。

宏觀地看,海子所要書寫的,是一種超越生存局限的詩歌。這就是以他刻骨銘心感受過的、中國鄉(xiāng)村的饑餓為出發(fā)點,探討人類的生存為何總是被苦難所綁架,人類社會為何總是陷入盛衰輪回的宿命之中。在這一追問中,海子發(fā)現(xiàn)了一個致命性的元素:潛藏在大地和人性中的“魔”元素——亦即導致大地陷入黑暗的“毀滅”元素。通過對諸如此類反向元素的解析,他最終要尋找的,則是對這種災難輪回的“超越之道”。接下來的事實是,他的確找到了,這就是伏藏在人與大地總體關(guān)系中的正向力量,亦即“朝霞”或曰“太陽”元素。而這一元素的載體,便是詩歌。只有詩歌,才能帶領(lǐng)人類超脫黑暗飛向朝霞(太陽)。作為一種形而上的方法,海子通過他的“太陽七部書”,從災難深重的大地上最終飛向太陽,他在太陽中焚身,也在太陽中永生。

——自他去世至今的20多年來,中國大地上對他詩歌的無盡吟誦,由各種研討會和紀念活動所體現(xiàn)的集體性懷想,正是他獲得永生的標志。

一、即使最優(yōu)秀的短詩,也不能體現(xiàn)海子的宏大抱負和實質(zhì)

說起海子,大家首先會想到他那首在當代引用率最高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首詩晴朗、熱烈、爛漫,充盈著一個天才少年神奇的心靈意象和抒情方式,他對于大地上簡樸勞作生活的熱愛,以及洋溢的幸福感。但除此而外,我們還能看到什么?能否由此想到,他還是一個博大激烈,以抵達荷馬、歌德等世界古典詩歌巨子的高度為抱負的詩人?

即使這首詩作,也并未被我們讀完。比如“愿你在塵世獲得幸?!庇质鞘裁匆馑??難道此時的他,已把自己排除在了這“塵世”之外?事實的確如此。此詩寫于1989年1月13日,兩個來月后的3月26日,他便在“面朝大?!钡那鼗蕧u,走向了自己生命的終點。而從他寫于同一時期諸多絕望至極的詩句,諸如“我看見這景色中只有我自己被上帝廢棄不用”(《月全食》,寫于1月,刪改于3月初),尤其是“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掃干干凈凈,歸還給一個陌不相識的人”(《黎明之二》,2月22日)等綜合來看,此時的他,已經(jīng)做好了離開這個世界的心理決斷。而這一決斷,正是基于這兩行詩句中隱藏的信息:其一,我所做不到的,我的確無法做到;其二,我能夠做到的,我已徹底完成。至此,他大任未竟的絕望恍然卸除,在一身輕松中,眼前驀然一片光明的幻象,仿佛看到在來世“重新做人”的他自己,煥然一派他最為渴望的,單純、健康、本色的鄉(xiāng)村少年郎形象。這首詩歌的前兩段,正是對這一幻象的書寫。最后一段中他與世界的一團和氣,其實潛藏著這樣一種心理語態(tài):?!皦m世”中所有的人幸福美滿,而我將離去,我將在我再生的世界中,享有永遠的“春暖花開”。因此,這是一首置身絕境而再生的詩篇,在它晴朗至極的大幻象中,壓縮了海子沖破極限的高強精神能量轉(zhuǎn)換。也因此,它才有一種為我們說不清道不明,卻能直擊人心的力量。

二、海子刻骨銘心的饑餓感受和麥子情結(jié)

在中國新詩史上,沒有任何一位詩人能像海子,對于中國鄉(xiāng)村生活中的饑餓,有著那樣刻骨銘心的感受和書寫,并將“麥子”作為詩歌中的詞根,延伸出麥地、糧食、谷物、吃和胃這一語詞系統(tǒng)。比如在“太陽七部書”之一的長詩《土地》中,他曾專門寫下了《饑餓儀式在本世紀》這么一章,其中甚至有著這樣的詩句:饑餓是上帝脫落的羊毛,囚禁在路途遙遠的路上,“駕車人他叫故鄉(xiāng)/囚犯就是饑餓”(亦即在故鄉(xiāng)這部歲月之車上苦度時日的百姓,一直囚犯一樣被饑餓所綁架)。

而這種關(guān)于饑餓的感受,正是海子寫作的動力和哲學起點:人為什么總是淪入苦難?生產(chǎn)糧食的土地、養(yǎng)育著人類又把人類拖入饑餓和災難的土地,它與人類的總體關(guān)系到底又是什么樣的?

在這一探究中,他首先從自己少年時代所置身的南方故鄉(xiāng)出發(fā),發(fā)現(xiàn)了土地“水”的屬性,進而以他的“河流三部曲”,對土地與人的關(guān)系進行了縱深探討。而他在此獲得的一個讓人驚異的絕妙發(fā)現(xiàn),就是作為水陸兩棲動物的龜王形象。

三、龜王的寓言:藝術(shù)誕生于災難的土地,又為土地帶來福祉

“河流三部曲”包括《河流》《傳說》《但是水,水》共三部長詩。它以古希臘、古羅馬的宏大史詩框架為模型,力圖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資源中的民間藝術(shù)、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內(nèi)容,呈現(xiàn)我們這個東方民族的歷史文化全景。

我們這里說到的《龜王》,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僅是《但是水,水》這部長詩的一個微小部分?!兜撬酚晌宕笃陆M成,最后一個篇章是《其他:神秘故事六篇》,而《龜王》只是這六篇中的一篇。它講述了這么一個故事:

從前,在東邊平原的深處住著一位老石匠,老石匠技藝超群,曾給宮殿和陵園鑿制過各種動物。但他卻把由此所得的錢財散給眾人,為了心中一個神秘的念頭,過著終身不娶的清貧生活。在這一念頭的折磨中,石匠的脾氣越來越古怪,身體也瘦得只剩下了一把筋骨。而他雕鑿的動物,無論是飛翔的、走動的、浮游的,也越來越古怪地趨向同一種神態(tài)——在地面上艱難爬行,知天命而奮力抗爭的神態(tài)。整整一個夏天,老石匠都死氣沉沉地守著這堆無人問津的石頭動物;到了冬天,他來到村外冰封的河床上,感受寒冷的日光蛇一樣從手心游過,感受泥層和魚群激烈的繁殖;春天來了,他又跟著農(nóng)夫?qū)W習扶犁、播種,然后在田壟中用沾著牛糞和泥巴的手貼著額頭睡去。

然而,當石匠第二天早上醒來時,突然像個青年一樣利索,胸中如有五匹烈馬奔踏。他一口氣跑回家,并關(guān)上所有門窗,在屋內(nèi)一待就是五年。

五年后的一天,一場鋪天蓋地的洪水向平原涌來,就在那天夜里,人們聽到了無數(shù)烏龜劃水的聲音。洪水在清晨退去,當人們推開石匠的房門時,發(fā)現(xiàn)他已疲憊地死在床上。地上還有一只和床差不多大的、形體非常像人的石頭龜王,身體上滿是剛與洪水搏斗過的傷痕。

第二年大旱,人們供上香案,把龜王埋進干涸的河道中央。隨之,一注清泉涌出,天空云雨相合。平原從此康樂安寧。

不錯,這的確是一個神秘的故事,它包含了海子對于藝術(shù)、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的來源,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目的等根本性問題的理解;更在老石匠的形象中,預示了他自己從事詩歌藝術(shù)的最終生命走向。所謂的藝術(shù),就是藝術(shù)家在對天地萬物信息的感應中,收攏于內(nèi)心的一道思想閃電。而真正的藝術(shù)和藝術(shù)家,則必須經(jīng)歷這樣的道路:首先是不滿于常規(guī)形式不能傳達自己思想的閃電,而在尋求突破的過程中,將創(chuàng)作推向連自己也不知所云的古怪變形;繼而是步入絕境的煎熬;再接著是從大地萬物中尋求啟示,直至筋疲力盡地躺倒在大地上;再接下來,是像希臘神話中的安泰那樣從大地上獲得力量,以死而后生的靈魂開竅,進入瘋狂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

然后,他在轉(zhuǎn)化為他的藝術(shù)作品之后死去,也在為大地帶來的福祉中復活。這個故事,居然與海子的寫作和最終生命走向完全一致!

四、大地囤積的秘密之一:魔

然而,這只是海子階段性的探究結(jié)果。隨后,他又在自己青春時代置身的北方平原,發(fā)現(xiàn)了土地“火”的特征與屬性,以及伏藏在土地與人的關(guān)系中更為復雜的元素,并由此發(fā)出了“大地的秘密已經(jīng)囤積太多”的感嘆。而“太陽七部書”,就是對這一“秘密”的探究和揭示。

“太陽七部書”由七部獨立的作品構(gòu)成,包括《土地》《你是父親的好女兒》《弒》《彌賽亞》等等,是一部在形式上綜合了詩體小說、詩劇、合唱劇、敘事詩和抒情詩在內(nèi)的,關(guān)于大地與人類社會史中人性秘密和時間秘密的“全書”。雖然除了詩劇《弒》之外,其他的作品都未徹底完成,但我們已據(jù)此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海子的精神文化能量,以及雄心與抱負。

那么,他又在這其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最讓我震驚的,便是他在三幕三十場的詩劇《弒》中,對大地中深藏的“魔”元素的發(fā)現(xiàn)。

《弒》的基本情節(jié)如下:

以暴君統(tǒng)治維護自己王位的巴比倫國王,因為唯一的王子自小失蹤,所以在他的垂暮之年,決定以在全國舉行詩歌大賽的方式,選拔自己王位的繼承者。這種貌似的高雅文明,其實更是一種陰險殘忍之舉。因為王位只有一個,而所有的競爭失敗者都將被處死。所以,這唯一的王位,必然以無數(shù)參賽詩人的人頭為代價。并且,決賽時兩位詩人中的獲勝者,必須親手殺死對方,亦即“讓一個人踏著另一個人的頭顱走向王座”。

大賽開始若干時日以來,在坐著由國會元老充當裁判官,類似宗教大法會氣氛的主席臺上,一批批競賽失敗的詩人,先后被五花大綁地押赴刑場處死。最后只剩下了來自西邊沙漠草原之國的猛獸、青草、吉卜賽,以及前來尋找妻子的劍共四位青年詩人。

劍與這三位青年情同兄弟。當年青草和吉卜賽同時愛上了一位名叫紅的女子,而紅卻愛上了劍。青草和吉卜賽因此離開故鄉(xiāng)。紅與劍此后結(jié)了婚,但結(jié)婚之后,紅又鬼使神差地離開劍,來到巴比倫國,并且神經(jīng)錯亂。

而現(xiàn)今的這個巴比倫國王,當年是由魔王、天王(他在另一時間名叫洪秀全)、乞丐王、闖王(他在另一時間名叫李自成)等十三位行幫幫主結(jié)拜的“十三反王”中的老八(這讓人想到了《隋唐演義》中的“十八反王”)。當年的十三反王天不怕、地不怕,以數(shù)十年“刀尖上舔血”的日子,推翻了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老王朝,并推舉老八為他們新的王朝——巴比倫國國王。

登上王座的這位老八,又是一個懷有宇宙大同之夢野心的、殘暴的詩人政治家。為了揚名萬世,他不顧十二兄弟和天下百姓的勸告而橫征暴斂,決意要修造一座巨大無比的太陽神神廟。神廟終于修成,而國中的百姓也死了將近一半。于是,曾是其把兄弟的十二反王重新造反,但不幸的是,其中的十一位都被抓獲處死,只有最小的第十三反王在眾兄弟的掩護下安全脫逃,到西邊建立了一個沙漠草原之國。在逃離時,他帶走了十三反王中老大的兒子猛獸,并偷走了巴比倫王的嬰兒寶劍。

第十三反王不但是眾反王中最年輕最勇敢的一個,還是世紀交替之際最偉大的詩人。猛獸、青草、吉卜賽,包括劍與紅,都是受他的熏陶成為詩人的。而前三位青年參加詩歌大賽的一個秘密使命,就是受他的指派刺殺巴比倫王。

現(xiàn)在,只剩下這三位相互角逐了。猛獸因不忍兄弟間的相殘,提前用火槍干掉了自己。決賽時,青草為了讓吉卜賽不受心理干擾地完成使命,也決然自殺。至此,吉卜賽成了最后的勝出者。當大祭司宣布了他繼承王位的資格,他隨之從巴比倫王手中接過象征王權(quán)的寶劍,毫不猶豫地刺向?qū)Ψ健?p/>

然而,吉卜賽刺死的,卻是他當年深愛過的紅!精神錯亂的紅由于意識被操縱,自己要求裝扮成了巴比倫王,而老謀深算的巴比倫王則裝扮成了大祭司。中了圈套的吉卜賽愧憤難當,當場持劍自殺。

紅在臨死前神志恢復,認出了裝扮成大祭司的巴比倫王,并讓他找來劍做最后的告別。本是為了前來尋妻的劍,隨之與巴比倫王直面相對。劍向?qū)Ψ綉嵟嘏d師問罪:你謀殺了我兒童般純潔的兄弟,我現(xiàn)在就要擰斷你的脖子去喂狗……

但血氣方剛的劍根本不會想到,整個事態(tài)完全是按著巴比倫王的精心設計進行的。

此時已喝下毒藥,很快就要死去的巴比倫王道出了事情的真相:紅是我的女兒,你是我的兒子。你自小失蹤,紅長大后就出門尋找哥哥,沒想到遇見了你,愛上了你,與你結(jié)了婚。后來有人告訴了她事情的真相,她就離開你回到家鄉(xiāng),從此就發(fā)了瘋。我只想把王位傳給你,給你留下了這鐵打的江山和黃金的土地……

這最終的真相也把劍置于負罪的境地,使劍感覺到他與國王兩人生命的骯臟。隨之,已經(jīng)成為王子的劍斥退廷臣、走出王宮,在開滿野花的道路上一陣狂奔之后拔劍自殺。

——這就是《弒》。弒便是殺!殺君、殺父之殺,人類內(nèi)部烏煙瘴氣的殘殺。在這部驚心動魄的詩劇中,權(quán)謀爭斗、王位角逐、血緣迷亂、骨肉相殘、你死他瘋、無一勝者。但海子在此要表達的是,操縱這一切的,并不是炫目的王權(quán)本身,而是伏藏在大地和人類天性中的魔怔!海子把它稱作“萬物之中所隱藏的含而不露的力量”。進一步地說,它是一種強大的、由黑暗的欲望所主宰的負能量,卻又是一種本能性的力量。而本能性的力量總是難以遏止。就像這競爭王位的詩歌大賽,盡管充斥著人頭落地的殺機,卻又讓人趨之若鶩。

非但如此,這部詩劇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機謀詭詐,對復雜人性直入骨髓的深刻揭示,更是讓人觸目驚心。那么,能夠?qū)懗鲞@樣一部詩劇的海子,難道不是一個胸藏雷霆、深不可測的海子?這與那個“面朝大?!奔儍魷嘏纳倌暝娙?,顯然完全判若兩人。

這就是我為什么要強調(diào),我們目前所談及的,是一個遠未被讀完的海子。

五、“流著淚迎接朝霞”

然而,海子書寫這部詩劇的目的,并未到此為止。他在《我熱愛的詩人荷爾德林》這篇詩學文論中談道:做一個詩人,你必須熱愛人類的秘密、熱愛時間的秘密。而詩人的使命,就是作為所有秘密的解析者,在對其中黑暗的、光明的、雜色的各種元素破解之后,尋求沖破黑夜飛向朝霞之道。亦即“忍受你的痛苦直到產(chǎn)生歡樂”。進一步地說,人生來不是為了承受苦難的,他能夠承受苦難的唯一理由,就是相信前邊會有歡樂。否則,始終受苦受難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在揭示了使大地一次次陷入災難的“魔”的秘密力量后,海子還要尋求的是,又是什么力量使大地一次次地復活,徹底解脫這輪回之劫的道路又是什么?“太陽七部書”從中國農(nóng)村土地上的饑餓、苦難,及其養(yǎng)育藝術(shù)和萬物的派生力(長詩《土地》),到詩劇《弒》中對魔的毀滅性力量——亦即大地灰燼品質(zhì)的揭示,直至最終對大地的火焰品質(zhì)——詩歌提升人類飛翔的力量做出確認(合唱劇《彌賽亞》)。這樣的寫作,正如他對自己所熱愛的凡·高和荷爾德林那類詩人的描述:“他們流著淚迎接朝霞。”而海子整個長詩系列的寫作——從“河流三部曲”到“太陽七部書”,就是他在對人類黑暗深淵致命性的痛楚體認中,“流著淚迎接朝霞”。

2013年3月25日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guān)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guān)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