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ⅴ无码乱码在线播放_国产亚洲视频播放9000_中文字幕欧美熟妇一区_亚州αⅴ无码中文字幕

圖書板塊圖書分類品牌系列獲獎圖書圖書專題新書上架編輯推薦作者團隊
齊白石研究 第十一輯
具有较高的学术创新性及史料价值,引领、丰富及推进齐白石研究。
ISBN: 9787559865120

出版時間:2023-11-01

定  價:98.00

作  者:北京画院 编

責  編:陈曼榕
所屬板塊: 艺术出版

圖書分類: 艺术理论

讀者對象: 文化研究者

上架建議: 艺术/艺术理论
裝幀: 平装

開本: 16

字數: 400 (千字)

頁數: 312
圖書簡介

本書是北京畫院“齊白石藝術研究中心”的2023年度研究項目成果,分為“大匠藝事”“丹青心印”“館藏掇英”三個板塊,收錄學界關于齊白石及其藝術的最新研究文章。“大匠藝事”側重從齊白石的人生經歷、生平交游角度出發(fā),探討其藝術風格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流變;“丹青心印”以齊白石具體繪畫作品為研究對象,由來自美術學院及文博機構的學者從多元的角度探析齊白石繪畫創(chuàng)作的藝術成就、得失、追求等;“館藏掇英”爬梳了重要美術館、博物館對齊白石作品的收藏情況。

作者簡介

北京畫院,新中國成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專業(yè)畫院,是集創(chuàng)作、研究、培養(yǎng)人才、發(fā)展我國美術事業(yè)、加強對外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學術機構。

圖書目錄

大匠藝事

張濤

紳士、自治與近代湖南——大歷史下的齊白石

3

Gentry,Autonomy and ModernHunan: Interpreting Qi Baishifrom a Gr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ZhangTao

張德斌

20

北京畫院藏《借山吟館詩草》手稿抄成時間考 ———兼論齊白石部分詩作的創(chuàng)作時間與思想內涵

TimeAnalysis of the Manuscript Copyof Jiesham Yimgman Poetry Collec tionin theCollectionof Beijing Fine Ait Academy:ADiscussion on the Creation Time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of Some Poemsby Qi Baishi/Zhang Debin

尹軍

38齊白石與郭葆生的交游考略

AStudy on the 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Qi Baishiand GuoBaosheng/Yinjun

沈寧

61

放下斧斤作知己——吳迪生與齊白石交游考略

Becoming Confidant Through Seal Carving:A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u Disheng and QiBaishi/Shen Ning

孟召漢

79

齊白石與伊藤為雄藝術交游考

AStudyon theArtistic Exchange between QiBaishiand Ito Tameo/Meng Zhaohan

來萬章

93新見齊白石致伊藤為雄信札考

AStudy on theRecently Discovered Letters fomQi Baishitolto Tameo/ZhuWanzhang 鄭春光

102寰宇共睹有齊名——20世紀50年代四位蘇聯(lián)文藝家眼中的齊白石

Qis Reputation Witnessedbythe World:

QiBaishi in the Eyes of Four Soviet Writersand Artists in the 1950s/Zheng Chunguang 奇潔

116洪流與溪澗——中蘇美術交流中的齊白石及其藝術

Torrent and Stream:QiBaishiand His Art in Sino-Soviet Fine Art Exchange/QiJie

丹青心印

吳雪杉

139和平鴿:從畢加索到齊白石

Dove of Peace:From Picasso to Qi Baishi/Wu Xueshan

齊駙

169齊白石筆下的“蝴蝶蘭”之惑

Confusion of Phalaenopsis in Qi Baishi's Paintings/QiFu

鄧鋒

185問梅消息——齊白石梅花詩畫雜議

ExpressingEmotionsthrough Plum Blossoms: An Explorationof theSignificance of Qi Baishi's Poetry and Paintings/Deng feng

朱天曙吳倩 195寫意精神與圖式傳承——再論八大山人對齊白石藝術的影響

Inherit theSpirit of Freehand BrushworkandTraditional Schema: RediscussingBadaShanren's InfluenceonQiBaishi's Art/Zhu Tianshu WuQian

呂曉

222齊白石的原鈐印譜研究

Research on QiBaishis OriginalAlbumofSeal Impressions/LvXiao

館藏攝英

劉軼丹

253首都博物館新入藏齊白石及相關作品研究——兼談齊白石與老舍、胡絜青的交誼

Research on theCapital Museum's New Collection ofQi Baishis Worksand RelatedWorks: ADiscussionontheFriendship betweenQiBaishi,Laoshe,and HuJieqing/LiuYidan

盧永琇

274天津博物館藏齊白石篆刻作品初探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Qi Baishi's SealCarvings in the Collectionof Tianjin Museum/Lu Yongxiu

劉振宇

283新發(fā)現(xiàn)齊白石史料二則研究

Research on Two NewlyDiscovered HistoricalMaterials of QiBaishi/Liu Zhenyu

活動

王亞楠

293斯世猶能有此翁——以策展力量推動齊白石藝術的國際傳播

Such aRemarkable Artist in the World: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of Qi Baishi's Art throughthePower ofCuration/WangYanan

序言/前言/后記

卷首語

2024年,將迎來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2023年齊白石藝術國 際研究中心(下文簡稱“齊白石中心”)參與策劃和組織了一系列研究、展覽和學術活動, 掀起新一輪的“齊白石熱”。

一、《齊白石研究》全新改版

齊白石是中國20世紀著名的藝術大師之一,在世界上亦享有盛譽。自從1922年陳師曾 將其畫作帶到日本展覽,賣出天價,不僅改變了這位來自湘潭農村的老畫師的生活境況,也 使他的畫名遠播東瀛。之后齊白石的作品不斷被送往日本、捷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 利、蘇聯(lián)、美國等國展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更是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友人。齊白石 于1956年獲得國際和平獎金,1963年被評為世界文化名人,蜚聲中外。齊白石中心的一個工 作重點就是將齊白石作為一張金名片,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藝術,先后將齊白石的作品送往 匈牙利、日本、列支敦士登、希臘、意大利等國展覽,引起熱烈反響。2024年是齊白石誕辰 160周年,為此,北京畫院將舉辦大型展覽和紀念活動,并展開對齊白石藝術的國際傳播與 影響的研究。今年春天,齊白石中心便向海內外學者、專家征集學術論文,得到廣泛的響應 和支持,陸續(xù)收到近三十篇論文,經過專家的嚴格審讀后,選擇其中的十七篇編入《齊白石研究第十一輯》中。其中有三篇論文涉及齊白石的國際傳播與影響,如孟召漢、朱萬章對 齊白石與日本人伊藤為雄的交游的梳理,鄭春光、奇潔對中蘇美術交流中齊白石與蘇聯(lián)文藝 家的交往及齊白石藝術在蘇聯(lián)的傳播的探析。

“大匠藝事”欄目中的其他幾篇論文亦有新的突破:張濤以大歷史觀探討齊白石身份進 階與近代湖南的崛起之間的關系;張德斌通過細致嚴謹的考證,分析齊白石出版的第一本詩 集《借山吟館詩草》的抄寫時間及部分詩歌的思想意涵;尹軍關注齊白石與郭葆生的交往; 沈寧挖掘吳迪生在齊白石生活與藝術對外宣傳上的突出表現(xiàn)。這些論文既有宏觀的歷史觀 照,亦有微觀的抽絲剝繭的論述。

“丹青心印”欄目中五篇論文均聚焦于齊白石藝術本體的研究。它們或探究某一繪畫題 材,如吳雪杉對齊白石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作的“和平鴿”題材作品進行研究,不僅探討了其創(chuàng) 作背景和技法演變,而且首次提出畢加索和平鴿圖像給齊白石帶來壓力;齊駙發(fā)現(xiàn)齊白石將 鳶尾花誤題為“蝴蝶蘭”,但這并不妨礙其鳶尾花創(chuàng)作的藝術成就;鄧鋒對齊白石梅花詩畫 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驅R白石繪畫風格來源進行探討,如朱天曙、吳倩在前人的基礎上,全 面分析了齊白石對八大山人寫意精神和圖式的傳承。此外,呂曉第一次系統(tǒng)梳理齊白石生前 鈐制的印譜,這對研究齊白石的印風演變、印章斷代及交游狀況都有重要意義。

“館藏掇英”欄目發(fā)掘公立收藏機構未曾公布的齊白石作品,為研究提供新史料。劉軼 丹介紹了首都博物館新入藏的老舍舊藏齊白石作品,盧永琇對天津博物館收藏的10件齊白石 篆刻作品進行了初步探索,劉振宇對四川省圖書館和瀘州市博物館收藏的齊白石相關作品和 材料的發(fā)掘都是首次發(fā)布,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

今年《齊白石研究》在保持整體欄目不變的基礎上,在設計上進行改版,同時為了擴大 國際影響,增加了論文標題和內容提要等的英文翻譯。

二、打造“齊白石”文化名片,推動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的國內外傳播

2023年,為積極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挖掘、提煉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講好 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打造以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藝術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優(yōu)質名片, 北京畫院啟動“紀念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的全球性活動,聯(lián)合國內外多家文化藝術機構, 向全球觀眾推廣齊白石藝術精品。

1月—4月,北京畫院與湖南美術館等聯(lián)合主辦,推出“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畫院 藏齊白石精品展”,講述齊白石與家鄉(xiāng)湖南的魚水之情。展覽創(chuàng)下了湖南美術館參觀人數之 最,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多日人流量過萬,總參觀數近60萬人次,其中年輕觀眾占比 85%,組團參觀單位200多家,來自全國多地的美術館和博物館領導、學者親臨現(xiàn)場,感受齊 白石藝術以及沉浸式數字展覽帶來的震撼。

5月24日,“借山吟——齊白石的畫意詩心”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聚焦于 齊白石詩文藝術,追溯其學詩歷程和創(chuàng)作背景,探索其詩、畫創(chuàng)作的互動關系,揭示齊白石 獨特的生命體驗與情感心緒。展覽精選了齊白石、王閥運、陳師曾、樊增祥、老舍等近十位名家學者共100余件作品,涵蓋書畫、印章、詩詞手稿、信札文獻等,全面立體地呈現(xiàn)齊白 石的畫意詩心。

作為全世界收藏齊白石作品最豐富的藝術機構,北京畫院致力于推動齊白石藝術的展示和傳 播,力圖使其作為代表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媒介,在國際平臺上展現(xiàn)中華文明的風采與 魅力。2023年,北京畫院的齊白石作品遠赴北歐三國展出:9月8日至10月10日,“不喜平庸— 齊白石的藝術世界”在德國柏林視覺藝術中心舉行;9月10日至9月11日“不喜平庸——齊白石 的藝術世界”公共藝術講座在拉脫維亞里加中國文化中心舉辦;9月12日至10月27日,“花好月 圓——齊白石藝術中秋主題特展”在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舉辦。齊白石藝術三地巡展不僅有 利于加深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而且有利于促進國際藝術文化的共享與交流。

11月—12月,在深圳美術館新館開館之際,北京畫院與深圳美術館聯(lián)合推出“好夢無 由——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以紀念齊白石與南粵大地跨越百年的重逢。展覽從北京 畫院典藏精品中甄選160件套,以呼應“紀念齊白石誕辰160周年”之意。

2023年11月—2024年2月,北京畫院與遼寧省博物館合作推出“丹青萬象——齊白石和 他的師友、弟子”。展覽以齊白石與老師間的傳承與融新,與朋友間的交往與扶持,與弟子 間的傳道與授業(yè)為主線,勾畫出20世紀中國畫壇的整體輪廓。創(chuàng)

2023年12月—2024年3月,北京畫院還將與成都美術館攜手推出“白云深處做神仙—— 齊白石的藝術世界”,追溯齊白石的藝術之路及其在巴蜀之地的創(chuàng)作往事。除北京畫院藏品 外,展覽還將呈現(xiàn)四川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成都博物館、杜甫草堂等文博機構收 藏的齊白石藝術精品,共同推動齊白石藝術在祖國西南地區(qū)的文化傳播。同期,北京畫院還 與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合作推出“齊白石藝術展”,以白石老人筆下的四季為線索,講述畫家 對自然造化的悉心觀察與體味。

“紀念齊白石誕辰160周年”全球活動聯(lián)合國內外一流的美術館、博物館,持續(xù)推出齊 白石相關展覽活動,通過打造齊白石藝術展示與傳播的矩陣,實現(xiàn)齊白石文化名片的有效 傳遞。

三、異彩紛呈的學術活動

2023年,齊白石中心還參與策劃并主持了多個學術活動,以推進齊白石藝術的研究與 傳播。

2月23日,為配合“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北京畫院與湖南 美術館共同策劃、舉辦了“齊白石與湖湘百年風云”學術論壇,探討齊白石與故土湖南的關 系,以及他對湖南美術的影響,以期達到拓展和深化構建湖南近現(xiàn)代美術史研究的目的。

4月9日,北京法源寺正值丁香盛開,北京畫院舉辦了“法源寺丁香詩會:真有天然之 趣——作為詩人的齊白石”活動。本次活動以“真有天然之趣”為切入點,邀請了當代詩人 西川、《北京文學》執(zhí)行主編師力斌、女詩人安琪,以及中國佛學院德高望重的宗性法師與 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研究部主任、齊白石中心執(zhí)行主任呂曉一起品味齊白石詩歌,欣賞齊 白石畫作。在紀念齊白石誕辰160周年之際,探討齊白石藝術的魅力,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 本質和精髓,促進詩歌與繪畫的跨界交流。

12月1日—2日,齊白石中心2023年學術年會將在北京畫院舉行,屆時將有50余位專家共 聚一堂,以“齊白石的國際傳播與影響”為主題展開深入的研討。

2023年,齊白石中心還與北京畫院宣教部共同策劃舉辦了多場學術講座,如王加的“齊 白石與馬蒂斯,為戰(zhàn)爭歲月注入美好色彩”、呂曉的“吟詠何心并世知——齊白石的詩集出 版”、劉墨的“詩對于齊白石的意義”和吳雪杉的“和平鴿:從畢加索到齊白石”等。同 時,《齊白石研究》中的優(yōu)秀論文不斷在北京畫院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使更多讀者深入了解 齊白石研究的前沿動態(tài)。

1956年,齊白石在《齊白石作品選集》的序中自言:“國內外競言齊白石畫,予不知其究 何所取也。印與詩則知者稍稀,予不知知之者之為真知否,不知者之有可知者否。將以問天下 后世?!?60歲的齊白石如果還活著,當欣慰,天下不僅“競言其畫”,知其畫者亦眾。

編輯推薦

本書是北京畫院“齊白石藝術研究中心”的2023年度研究項目成果,分為“大匠藝事”“丹青心印”“館藏掇英”三個板塊,收錄學界關于齊白石及其藝術的最新研究文章?!按蠼乘囀隆眰戎貜凝R白石的人生經歷、生平交游角度出發(fā),探討其藝術風格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流變;“丹青心印”以齊白石具體繪畫作品為研究對象,由來自美術學院及文博機構的學者從多元的角度探析齊白石繪畫創(chuàng)作的藝術成就、得失、追求等;“館藏掇英”爬梳了重要美術館、博物館對齊白石作品的收藏情況。具有較高的學術創(chuàng)新性及史料價值,出版后對于引領、豐富及推進齊白石研究,具有積極作用。

精彩預覽

卷首語

2024年,將迎來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2023年齊白石藝術國 際研究中心(下文簡稱“齊白石中心”)參與策劃和組織了一系列研究、展覽和學術活動, 掀起新一輪的“齊白石熱”。

一、《齊白石研究》全新改版

齊白石是中國20世紀著名的藝術大師之一,在世界上亦享有盛譽。自從1922年陳師曾 將其畫作帶到日本展覽,賣出天價,不僅改變了這位來自湘潭農村的老畫師的生活境況,也 使他的畫名遠播東瀛。之后齊白石的作品不斷被送往日本、捷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 利、蘇聯(lián)、美國等國展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更是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友人。齊白石 于1956年獲得國際和平獎金,1963年被評為世界文化名人,蜚聲中外。齊白石中心的一個工 作重點就是將齊白石作為一張金名片,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藝術,先后將齊白石的作品送往 匈牙利、日本、列支敦士登、希臘、意大利等國展覽,引起熱烈反響。2024年是齊白石誕辰 160周年,為此,北京畫院將舉辦大型展覽和紀念活動,并展開對齊白石藝術的國際傳播與 影響的研究。今年春天,齊白石中心便向海內外學者、專家征集學術論文,得到廣泛的響應 和支持,陸續(xù)收到近三十篇論文,經過專家的嚴格審讀后,選擇其中的十七篇編入《齊白石研究第十一輯》中。其中有三篇論文涉及齊白石的國際傳播與影響,如孟召漢、朱萬章對 齊白石與日本人伊藤為雄的交游的梳理,鄭春光、奇潔對中蘇美術交流中齊白石與蘇聯(lián)文藝 家的交往及齊白石藝術在蘇聯(lián)的傳播的探析。

“大匠藝事”欄目中的其他幾篇論文亦有新的突破:張濤以大歷史觀探討齊白石身份進 階與近代湖南的崛起之間的關系;張德斌通過細致嚴謹的考證,分析齊白石出版的第一本詩 集《借山吟館詩草》的抄寫時間及部分詩歌的思想意涵;尹軍關注齊白石與郭葆生的交往; 沈寧挖掘吳迪生在齊白石生活與藝術對外宣傳上的突出表現(xiàn)。這些論文既有宏觀的歷史觀 照,亦有微觀的抽絲剝繭的論述。

“丹青心印”欄目中五篇論文均聚焦于齊白石藝術本體的研究。它們或探究某一繪畫題 材,如吳雪杉對齊白石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作的“和平鴿”題材作品進行研究,不僅探討了其創(chuàng) 作背景和技法演變,而且首次提出畢加索和平鴿圖像給齊白石帶來壓力;齊駙發(fā)現(xiàn)齊白石將 鳶尾花誤題為“蝴蝶蘭”,但這并不妨礙其鳶尾花創(chuàng)作的藝術成就;鄧鋒對齊白石梅花詩畫 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驅R白石繪畫風格來源進行探討,如朱天曙、吳倩在前人的基礎上,全 面分析了齊白石對八大山人寫意精神和圖式的傳承。此外,呂曉第一次系統(tǒng)梳理齊白石生前 鈐制的印譜,這對研究齊白石的印風演變、印章斷代及交游狀況都有重要意義。

“館藏掇英”欄目發(fā)掘公立收藏機構未曾公布的齊白石作品,為研究提供新史料。劉軼 丹介紹了首都博物館新入藏的老舍舊藏齊白石作品,盧永琇對天津博物館收藏的10件齊白石 篆刻作品進行了初步探索,劉振宇對四川省圖書館和瀘州市博物館收藏的齊白石相關作品和 材料的發(fā)掘都是首次發(fā)布,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

今年《齊白石研究》在保持整體欄目不變的基礎上,在設計上進行改版,同時為了擴大 國際影響,增加了論文標題和內容提要等的英文翻譯。

二、打造“齊白石”文化名片,推動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的國內外傳播

2023年,為積極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挖掘、提煉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講好 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打造以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藝術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優(yōu)質名片, 北京畫院啟動“紀念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的全球性活動,聯(lián)合國內外多家文化藝術機構, 向全球觀眾推廣齊白石藝術精品。

1月—4月,北京畫院與湖南美術館等聯(lián)合主辦,推出“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畫院 藏齊白石精品展”,講述齊白石與家鄉(xiāng)湖南的魚水之情。展覽創(chuàng)下了湖南美術館參觀人數之 最,日均客流量超5000人次,多日人流量過萬,總參觀數近60萬人次,其中年輕觀眾占比 85%,組團參觀單位200多家,來自全國多地的美術館和博物館領導、學者親臨現(xiàn)場,感受齊 白石藝術以及沉浸式數字展覽帶來的震撼。

5月24日,“借山吟——齊白石的畫意詩心”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聚焦于 齊白石詩文藝術,追溯其學詩歷程和創(chuàng)作背景,探索其詩、畫創(chuàng)作的互動關系,揭示齊白石 獨特的生命體驗與情感心緒。展覽精選了齊白石、王閥運、陳師曾、樊增祥、老舍等近十位名家學者共100余件作品,涵蓋書畫、印章、詩詞手稿、信札文獻等,全面立體地呈現(xiàn)齊白 石的畫意詩心。

作為全世界收藏齊白石作品最豐富的藝術機構,北京畫院致力于推動齊白石藝術的展示和傳 播,力圖使其作為代表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媒介,在國際平臺上展現(xiàn)中華文明的風采與 魅力。2023年,北京畫院的齊白石作品遠赴北歐三國展出:9月8日至10月10日,“不喜平庸— 齊白石的藝術世界”在德國柏林視覺藝術中心舉行;9月10日至9月11日“不喜平庸——齊白石 的藝術世界”公共藝術講座在拉脫維亞里加中國文化中心舉辦;9月12日至10月27日,“花好月 圓——齊白石藝術中秋主題特展”在斯德哥爾摩中國文化中心舉辦。齊白石藝術三地巡展不僅有 利于加深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而且有利于促進國際藝術文化的共享與交流。

11月—12月,在深圳美術館新館開館之際,北京畫院與深圳美術館聯(lián)合推出“好夢無 由——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以紀念齊白石與南粵大地跨越百年的重逢。展覽從北京 畫院典藏精品中甄選160件套,以呼應“紀念齊白石誕辰160周年”之意。

2023年11月—2024年2月,北京畫院與遼寧省博物館合作推出“丹青萬象——齊白石和 他的師友、弟子”。展覽以齊白石與老師間的傳承與融新,與朋友間的交往與扶持,與弟子 間的傳道與授業(yè)為主線,勾畫出20世紀中國畫壇的整體輪廓。創(chuàng)

2023年12月—2024年3月,北京畫院還將與成都美術館攜手推出“白云深處做神仙—— 齊白石的藝術世界”,追溯齊白石的藝術之路及其在巴蜀之地的創(chuàng)作往事。除北京畫院藏品 外,展覽還將呈現(xiàn)四川博物院、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成都博物館、杜甫草堂等文博機構收 藏的齊白石藝術精品,共同推動齊白石藝術在祖國西南地區(qū)的文化傳播。同期,北京畫院還 與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合作推出“齊白石藝術展”,以白石老人筆下的四季為線索,講述畫家 對自然造化的悉心觀察與體味。

“紀念齊白石誕辰160周年”全球活動聯(lián)合國內外一流的美術館、博物館,持續(xù)推出齊 白石相關展覽活動,通過打造齊白石藝術展示與傳播的矩陣,實現(xiàn)齊白石文化名片的有效 傳遞。

三、異彩紛呈的學術活動

2023年,齊白石中心還參與策劃并主持了多個學術活動,以推進齊白石藝術的研究與 傳播。

2月23日,為配合“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北京畫院與湖南 美術館共同策劃、舉辦了“齊白石與湖湘百年風云”學術論壇,探討齊白石與故土湖南的關 系,以及他對湖南美術的影響,以期達到拓展和深化構建湖南近現(xiàn)代美術史研究的目的。

4月9日,北京法源寺正值丁香盛開,北京畫院舉辦了“法源寺丁香詩會:真有天然之 趣——作為詩人的齊白石”活動。本次活動以“真有天然之趣”為切入點,邀請了當代詩人 西川、《北京文學》執(zhí)行主編師力斌、女詩人安琪,以及中國佛學院德高望重的宗性法師與 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研究部主任、齊白石中心執(zhí)行主任呂曉一起品味齊白石詩歌,欣賞齊 白石畫作。在紀念齊白石誕辰160周年之際,探討齊白石藝術的魅力,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 本質和精髓,促進詩歌與繪畫的跨界交流。

12月1日—2日,齊白石中心2023年學術年會將在北京畫院舉行,屆時將有50余位專家共 聚一堂,以“齊白石的國際傳播與影響”為主題展開深入的研討。

2023年,齊白石中心還與北京畫院宣教部共同策劃舉辦了多場學術講座,如王加的“齊 白石與馬蒂斯,為戰(zhàn)爭歲月注入美好色彩”、呂曉的“吟詠何心并世知——齊白石的詩集出 版”、劉墨的“詩對于齊白石的意義”和吳雪杉的“和平鴿:從畢加索到齊白石”等。同 時,《齊白石研究》中的優(yōu)秀論文不斷在北京畫院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使更多讀者深入了解 齊白石研究的前沿動態(tài)。

1956年,齊白石在《齊白石作品選集》的序中自言:“國內外競言齊白石畫,予不知其究 何所取也。印與詩則知者稍稀,予不知知之者之為真知否,不知者之有可知者否。將以問天下 后世?!?60歲的齊白石如果還活著,當欣慰,天下不僅“競言其畫”,知其畫者亦眾。

線上商城
會員家.png 書天堂.png 天貓旗艦店.png
會員家 書天堂 天貓旗艦店
關注我們
微信公眾號.png   微博二維碼.png
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

微信號:bbtplus2018(工作時間)
電話:0773-2282512(工作時間)

我要投稿

批發(fā)采購

加入我們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