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潑時尚》雜志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做果醬的人》)
Harper’s Bazaar Short Story Prize 2020, winner
賈拉克獎,2022年長名單入圍作品(12強作品)
Book of the Year 2022, The Jhalak Prize, longlist
知山短篇小說獎,2022年長名單入圍作品(14強作品)
Edge Hill Short Story Prize 2022, longlist
一部始于愛、但不止于愛的小說集,巴基斯坦裔英國作家胡瑪·庫雷希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種種親密關系,講述家人們?nèi)绾巫呦蛘`解,朋友們?nèi)绾巫呦虺聊?,伴侶們?nèi)绾巫呦蚴Ш?,如手術(shù)刀一般,將人性中最難琢磨、最為糾結(jié)的部分切開,把顯微鏡遞到我們面前。
跟隨故事中的男男女女,一起去往世界各地——英格蘭的鄉(xiāng)村、法國南部、意大利的托斯卡納、繁華的倫敦,以及熱鬧的拉合爾——目睹他們在離開舒適區(qū),卸下偽裝后的真實姿態(tài),步入他們內(nèi)心鮮少對外開放的秘密花園。
一幕幕既陌生、又熟悉的情節(jié)躍然紙上,仿佛訴說的不是他人的故事,而是我們自己的境遇:一個女兒想要母親閉嘴,卻讓她永遠閉上了嘴;一位妻子精疲力竭,卻因丈夫的冷漠而心生退意;一對情侶離家度假,卻發(fā)現(xiàn)彼此不再相互理解……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跟開不了口有關。而那些未能講給所愛之人的心聲,也許都寫在了這部作品里。
在這部意蘊豐富的小說集里,胡瑪·庫雷希向我們講述了一則則人們試圖相互理解,卻常常以失敗告終的故事,展示了一個個真實、混亂且美麗的瞬間。就像愛情本身一樣,她的作品中充滿了真誠與神秘、痛苦與希望,以及一段段我們本以為早已遺忘,卻依然牽動著我們心弦的記憶。我依舊惦記著那些故事。而在我心中,她已然是一位我一定會讀上很多、很多、很多年的作家。
——娜塔莎·倫恩(作家)
胡瑪·庫雷希(Huma Qureshi),巴基斯坦裔英國作家,現(xiàn)居倫敦。曾在媒體行業(yè)工作多年,擔任過《衛(wèi)報》與《觀察家報》的專職記者,做過自由撰稿人,后投身于文學創(chuàng)作事業(yè)?,F(xiàn)已出版非虛構(gòu)作品《雖有大海阻隔》,回憶錄《我們?nèi)绾蜗嘧R》,小說集《那些我們無法對所愛之人訴說的事》,長篇小說《做游戲》。作為記者或作家曾多次獲獎,如《哈潑時尚》雜志短篇小說獎;亦曾多次入圍各大獎項候選名單。
譯者介紹
王天然,譯有多部作品,包括《遠古藝術(shù)家》《微生物獵人》《北歐神話》《鐵巨人和他的朋友》等。
預 感 / 3
夏 / 29
爆 竹 / 51
做果醬的人 / 69
迷 信 / 89
異國他鄉(xiāng) / 105
過 分 / 115
浸 透 / 153
細微分歧 / 177
許 愿 / 195
致 謝 / 213
故事講得很棒,人物塑造得也很棒……庫雷希和裘帕·拉希莉一樣,是一位和藹可親、深思熟慮的作家;無論晴雨,您都可以愉快地閱讀這本小說集。
——英國《衛(wèi)報》
胡瑪·庫雷希用無比輕柔的筆觸,無比精準地寫出了母女之間難以言喻的隔閡、渴望見到未曾親吻之人所帶來的強烈痛苦、朋友或戀人之間無法彌補的無形裂痕。這些故事寫得非常清楚,也非常溫柔——我很喜歡它們。
——露西·考德威爾(作家)
庫雷希的寫作充滿了勇氣,在這些非凡的故事中,她準確地刻畫了格格不入帶來的羞愧和孤獨,以及自我接納帶來的挑戰(zhàn)。
——英格麗德·佩爾紹德(作家)
一系列文筆優(yōu)美的短篇小說,探討的是郁結(jié)在心頭的壓抑,日常生活中遭遇的背叛,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與我們關系最為密切的人。
——英國《Stylist》雜志
胡瑪·庫雷希像心理治療師一樣寫作,思考、分析、解釋,尋找沖突、回避與不適……這種形式很適合她:在短短的篇幅內(nèi),她出色地描述了背景,定義了人物……也會傳來一些由真愛發(fā)出的樂觀音符;此外,愛一如既往,會戰(zhàn)勝一切。
——英國《旁觀者》雜志
一部美麗的短篇小說集……令人心碎又給人希望。
——英國《Red》雜志
《那些我們無法對所愛之人訴說的事》是一部小說集,寫的全是秘密和渴望,以及誤解和溝通不暢常常帶來的隔閡與沉默。這些短篇小說填補了這些隔閡……展現(xiàn)了我們鮮為人知的那一面……庫雷希的文字傳達了她筆下那些人物無法表達的情感……每個故事都寫得很緊湊,經(jīng)過了精心編輯,結(jié)束的時刻則恰到好處……庫雷希探討了不同的關系——母女間的關系、朋友間的關系、年輕戀人間的關系、夫妻間的關系——她將每一種關系中的情感都拆解開來,在她的筆下,哪怕較為陰暗的敘事也能讓人感到親切,回味無窮。
——英國《Mslexia》雜志
《預感》:關于女性的流言蜚語如何產(chǎn)生、傳播和帶來傷害。
《夏》:亞洲式控制與被控制的母女關系。
《爆竹》:女性友誼消散史。
《做果醬的人》:破碎家庭,失愛少女的復仇。
《迷信》:痛失所愛卻無法對家人言說。
《異國他鄉(xiāng)》:同戛納最佳影片《墜落的審判》一樣,當男性處于女性慣常的地位和處境,才能體會到女性不被看見的尷尬和隱忍。
《過分》:又一種在中國能夠產(chǎn)生共鳴的母女關系,一方全力的付出,對另一方來說只是一種束縛。
《浸透》:自信的男人和被忽視的勞累的女人。
《細微分歧》:人與人相愛,但依然會感到孤獨。
《許愿》:經(jīng)歷無法承受的傷痛,該如何繼續(xù)生活?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quán)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