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擬收錄8位來自中國、英國、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學者,共7篇論文。當中包括民國時期東三省防疫處處長伍連德博士的名作《口罩的歷史》,是截至目前已知最早的系統(tǒng)介紹口罩歷史的文章;又譬如克里斯托斯·林泰里斯教授的《鼠疫口罩:防疫個人用品的視覺浮現》,該文從圖像的角度論述了東北鼠疫時期口罩作為新的理性的標志;還有張蒙著《從呼吸器到伍氏口罩:東北鼠疫時期個人防護裝備的演變》、住田朋久:《鼠疫口罩在日本:反思1899年德國的辯論與大阪醫(yī)生/病人的痛苦》等。這些論文完整反映出口罩發(fā)明和使用的歷史,最新的研究成果,基本代表了整個學術界對此問題的總體認識。具有很高的學術與閱讀價值。
張蒙,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科學技術史博士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史系和英國劍橋李約瑟研究所訪問學者,現任北京大學科學技術與醫(yī)學史系助理教授、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醫(yī)療史。目前正在承擔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近代中國的口罩防疫史(1912—1949)”,發(fā)表中英文論文數篇。
導言:東亞的口罩世紀......張蒙
口罩的歷史......伍連德
鼠疫口罩:個人防護裝備在防疫中的視覺顯現......[英]克里斯托·蘭特里斯
“伍氏口罩”的由來......張蒙
口罩與地緣政治:理查德·皮爾森·斯特朗的東北鼠疫照片,1910—1911......[美]禹夏
日本和亞洲的新冠政策歷史背景......[美]安德魯·戈登
日本的鼠疫口罩:思考1899年德國的辯論和大阪醫(yī)患的苦難......[日]住田朋久
日據時期朝鮮衛(wèi)生口罩的出現與普及......[韓]玄在煥
關于東亞戴口罩社會歷史的若干思考......[韓]玄在煥、[日]瀨戶口明久、[美]白玫
注釋
見新書資料包
口罩誕生于醫(yī)學、運用于苦難。不管是針對傳染病防治還是防范空氣污染,帶上口罩,就能如此鮮明地展示人類對“呼吸潔凈空氣”這一最基本的公共問題的介入。口罩不僅僅是醫(yī)療用品,更是一種象征,象征國家可以管理我們的呼吸,干預我們的身體,不斷重塑公共秩序。
《口罩:近代東亞的衛(wèi)生與政治》以口罩為線索,深入挖掘近代東亞社會在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醫(yī)療實踐,描繪衛(wèi)生與政治的互動,展現國家與個體、國家與國家之間微妙的政治圖景。通過追溯歷史,我們不僅能夠理解口罩如何誕生,更能理解不同地區(qū)、不同文明在面對“非典”“新冠疫情”時或相似或相異的應對。
在關于疫病的記憶仍然鮮活的時候,在對疫病的記憶與創(chuàng)傷恍如隔世的時候,這一部關于口罩的物質史或許能夠解答許多問題。始于東北雪原的衛(wèi)生革命,最終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編織成我們與病毒共處的現代性記憶。它既遙遠,又無處不在;既是歷史,也是當下。
見新書資料包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