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說孫子兵法》延續(xù)說經典系列,是賈志剛老師在前人解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一套歷史讀物。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根據自己的理解,對這部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巨大的《孫子兵法》進行解讀。在書中,賈志剛不僅細致地解讀了每一篇文章,還介紹了孫子軍事思想的來源、孫子本人的故事、孫子兵法的歷史等。作者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通過經典戰(zhàn)例,剖析2000多年來一直被誤解至今的兵法原意。整部書稿觀點分明,案例豐富,對研究者和入門者來說,都是一部可靠的案頭書。
賈志剛,男,畢業(yè)于大連理工大學。曾任深圳報業(yè)集團記者、編輯,現(xiàn)為作家、編劇。著有暢銷作品《說春秋》(全七卷)、《說戰(zhàn)國》(全五卷)、《論語的真相》等。擅長撰寫歷史與傳統(tǒng)文化普及讀物。
第一部分 孫子兵法起源
孫子軍事思想的來源 / 3
孫子是誰的孫子? / 5
至善不戰(zhàn) / 7
戰(zhàn)爭的成本 / 14
管子的偉大論斷 / 16
戰(zhàn)爭的準備 / 18
敵我的比較 / 22
上兵伐謀 / 24
圍衛(wèi)救宋 / 27
曹國的啟示 / 30
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 / 32
退避三舍 / 34
城濮之戰(zhàn) / 37
戰(zhàn)爭教科書 / 42
楚莊王造勢 / 50
比耐心 / 53
邲之戰(zhàn) / 57
亂軍引勝 / 60
鄢陵之戰(zhàn) / 66
間諜的作用 / 70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 73
晉秦戰(zhàn)爭 / 75
吳越戰(zhàn)爭 / 77
孫子練兵 / 79
擊敗楚國 / 80
孫子兵法的歷史 / 83
第二部分 ?孫子兵法?原文解讀
始計篇第一 / 89
作戰(zhàn)篇第二 / 108
謀攻篇第三 / 121
軍形篇第四 / 142
兵勢篇第五 / 154
虛實篇第六 / 167
軍爭篇第七 / 186
九變篇第八 / 206
行軍篇第九 / 218
地形篇第十 / 244
九地篇第十一 / 256
火攻篇第十二 / 279
用間篇第十三 / 284
前 言
很多人認為??道德經??論語??孫子兵法?是中國的三大經典著作?
其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孫子兵法?? 我曾在美國著名的連鎖書店巴諾
書店(Barnes & Noble)?看到了?孫子兵法?的十三個英文版本? ?孫子兵
法?幾乎出現(xiàn)在所有可能的品類柜臺上?經典書籍、流行書籍、軍事書籍、
東方文化等? 我懷疑?除了? 圣經??書店里版本最多的就是? 孫子兵
法?了?
?孫子兵法?的英文書名是“ THE ART OF WAR”?翻譯成中文就是
“戰(zhàn)爭的藝術”?由此可見這本書在西方人心中的分量? 只要你跟人說
“THE ART OF WAR”?他們就知道你說的是?孫子兵法??而不是想跟他
討論有關戰(zhàn)爭的藝術?
遺憾的是?與?論語?一樣?對?孫子兵法?的解讀歷來也是一塌糊涂?
中文版尚且如此?英文版更糟糕?
我們知道?任何思想都有其來源? 牛頓、愛因斯坦、盧梭、孟德斯鳩
等?都是通過學習前人的知識?輔以觀察、思考與推理?最終產生了自己
的思想? 同樣?孫子的軍事思想也是有來源的?
相對來說?我們較少看到有人探討?孫子兵法?軍事思想的來源?但
孫子的軍事思想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本書便對此進行詳細解讀?
《賈志剛說孫子兵法》打破傳統(tǒng)注疏套路,以“追根溯源”的考據精神與“以史釋兵”的獨特視角,為讀者掀開這部 “兵學圣典” 的神秘面紗。作者深耕春秋歷史,以晉楚爭霸、吳越相爭等經典戰(zhàn)例為經緯,串聯(lián)起孫子軍事思想的三大源頭——管子的國家戰(zhàn)略、晉楚戰(zhàn)爭的戰(zhàn)術精髓,以及吳越實戰(zhàn)的經驗總結,以此證明《孫子兵法》并非天才的靈光乍現(xiàn),而是對前人智慧的系統(tǒng)升華。
書中既破解 “孫子究竟是誰的孫子”“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究竟從何而來” 等歷史謎題,更通過城濮之戰(zhàn)“退避三舍”的虛實謀略、邲之戰(zhàn)“造勢用勢”的心理博弈、鄢陵之戰(zhàn)“間諜用間”的情報較量等細節(jié),揭示孫子如何將管仲的“至善不戰(zhàn)”、先軫的“兵者詭道”、楚莊王的“虛實相生” 熔于一爐。作者尤為注重對比分析,如管子“商業(yè)思維”與孫子“戰(zhàn)爭成本”的內在呼應,晉軍“以迂為直”與楚軍“剛愎失勢”的成敗關鍵,讓讀者清晰看見思想傳承中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
不同于堆砌理論的解讀,本書以歷史現(xiàn)場為課堂,帶讀者置身吳越練兵場、晉楚對峙前線,看孫子如何將“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哲學融入實戰(zhàn),又因何在吳國“知兵而不用”,最終退隱江湖。無論是還原“五事七計”的決策邏輯,還是剖析“奇正虛實”的戰(zhàn)術本質,皆可見作者深耕《說春秋》系列的深厚積淀,讓古老兵法在歷史細節(jié)中煥發(fā)新生。
孫子是誰的孫子?
我曾經聽一位研究者講?孫子兵法??說孫子到底姓什么呢? 姓姬、姓陳、姓田? 說了半天?他的結論是:雞蛋好吃?難道還要知道是哪只母
雞下的? 愛姓啥姓啥?不用去探究?
這個說法是錯的?
先來看看歷史上關于這個問題的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孫子是
孫林父的后代?而孫林父是衛(wèi)國國君衛(wèi)康叔的后代?衛(wèi)康叔是周文王的
兒子? 因此?孫子原本姓姬? 另一種說法最早見于?新唐書??說孫子是
齊國陳書的孫子?因為齊國內亂而逃亡去了吳國? 而陳書曾因為伐莒有
功被齊國國君賜姓孫?所以?孫子這一代改姓孫? 按照這個說法?孫子本
姓陳? 這也是后來流行的說法? 但第二種說法明顯是錯的? 也就是說?
孫子不姓陳?姓姬?
現(xiàn)在我們用最簡潔明了的辦法來證明第二種說法的錯誤?
首先?春秋時代還沒有國君賜姓這一說?就算賜姓?也應該是賜國姓
姜才對?
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最早賜姓的是黃帝? 那時候人們還沒有姓?
黃帝便給一些人賜姓?
之后?直到漢高祖劉邦才又開始了賜姓?譬如當年鴻門宴救了他性
命的項伯?就被賜姓劉了?
其次?在時間上講不通?
按照?左傳?中魯昭公十九年(前 523 年)關于孫書的記載:“孫書伐
莒?下紀鄣?”?新唐書?顯然就是把孫書當成了陳書? 沒錯?孫書是孫子
的父親?不是陳書?
孫子是在魯昭公三十年(前 512 年)成為吳國大將的?從魯昭公十九
年到魯昭公三十年?這十一年的時間里齊國沒有發(fā)生任何動亂?孫子怎
么會“因亂奔吳”呢?
而且?陳家此時在齊國權傾朝野?正在拓展宗族?招募人才?拉攏人
心?積極準備篡奪君位?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孫子是陳書的孫子?怎么
可能遠離家族?南下吳國呢?
魯哀公十一年(前 484 年)?齊國與吳魯聯(lián)軍交戰(zhàn)??左傳?有這樣的
記載———陳僖子謂其弟書:“爾死?我必得志?”陳書曰:“此行也?吾聞鼓而已?不聞金矣?”?? ?? 大敗齊師? 獲?? ?? 陳書、東郭書?革車八百乘?甲
首三千?以獻于公?
這個時候孫子已經在吳國當將軍二十八年了?少說也有五十歲了?
如果陳書是孫子的爺爺?豈不是九十歲以上了? 這時候他不可能還在
打仗?
所以?孫子與陳書沒有任何關系?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