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影印收錄《縣政月刊》。該刊于1942年2月由當時的四川省民政廳創(chuàng)刊。該刊編選的內容主要集中于五個方面:闡發(fā)建設理論、討論實際問題、報道重要資料、提高讀者研究興趣、增進縣政工作效率。尤其注重對縣政實際問題、地方自治問題的討論等。該刊每期圍繞一特定主題組稿行文,如在探討戶口普查、戶政制度、行政會議、警政建設督導、保民會議、鄉(xiāng)鎮(zhèn)造產、民意機關建設等專題時,會按照事件前瞻、事件概述、事件總結檢討、相似情況類比等模塊組織內容,并附錄統(tǒng)計數據、法令匯編等。資料內容主題較為集中,專業(yè)性與實用性特點突出。
徐建新,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講師,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史研究,參與整理抗戰(zhàn)時期日本駐鄭州領事館檔案資料,承擔中央民委重大委托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發(fā)表論文多篇。
第一冊
第一卷第一期(一九四二年二月)
第一卷第二期(一九四二年三月)
第一卷第四期(一九四二年五月)
第一卷第六期(一九四二年七月)
第一卷第七期(一九四二年八月)
第一卷第八期(一九四二年九月)
第一卷第九期(一九四二年十月)
第一卷第十期(一九四二年十一月)
第一卷第十一期(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第一卷第十二期(一九四三年一月)
第二冊
第二卷第三期(一九四三年四月)
第二卷第四期(一九四三年五月)
第二卷第五期(一九四三年六月)
第二卷第六期(一九四三年七月)
第二卷第九期(一九四三年十月)
第二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一九四四年一月)
第三卷第三期(一九四四年四月)
第三卷第五期(一九四四年六月)
第三冊
第三卷第七期(一九四四年八月)
第三卷第八期(一九四四年九月)
第三卷第九期(一九四四年十月)
第三卷第十二期(一九四五年一月)
第四卷第一期(一九四五年二月)
第四卷第二期(一九四五年三月)
第四卷第三期(一九四五年四月)
第四卷第五期(一九四五年六月)
第四卷第六期(一九四五年七月)
第四冊
第四卷第七期(一九四五年八月)
第四卷第八期(一九四五年九月)
第四卷第十期(一九四五年十一月)
第五卷第一期(一九四六年一月)
第五卷第五、六、七期合刊(一九四六年七月)
第五卷第八期(一九四六年八月)
出版說明
自秦始皇設置郡縣制以來,縣一直都是國家行政結構中的基礎單元,歷兩千余年而未有大的改變。降至民國,孫中山將『縣』視為『建設中華民國之礎石』,重視縣政建設的思路一以貫之。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一度移都重慶,西南地方治理也受到極 高的重視。四川省民政廳的職員利用工作閑暇創(chuàng)設《縣政月刊》。該刊于1942年2月創(chuàng)刊,于每月底刊行。
《縣政月刊》內容較為集中,主要聚焦五個方面的問題:闡發(fā)建設理論、討論實際問題、報道重要資料、提高讀者研究興趣、增進縣政工作效率。尤其注重探討三民主義與縣政實際問題、地方自治問題,介紹、搜集縣政相關法令規(guī)章等內容,以便于各界人士交流知識。其主要的訂閱用戶為檔案館、學校等。
以今天的目光來看,《縣政月刊》所刊登文章的篇目分類反映出主刊者顯著的技術官僚思維。卷首開篇多登載四川省民政廳胡次威廳長為近期重要法令規(guī)章、著作文章等撰寫的弁言。其每期多圍繞某一特定主題組稿行文,在探討戶口普查、戶政制度、行政會議、警政建設督導、保民會議、鄉(xiāng)鎮(zhèn)造產、民意機關建設等重大事項時,編輯會按照事件前瞻、事件概述、事件總結檢討、相似情況類比等模塊進行編組。若主題之外仍有篇幅,則會在附錄中再刊登統(tǒng)計數據、法令匯編作為佐證及輔助材料,以便讀者從宏觀上盡可能掌握更多的情況。至1945年,為解決前期刊文缺少面向基層的可操作性案例文章這一現(xiàn)實問題,《縣政月刊》又新辟《縣政隨筆》與《縣政信箱》兩個專欄。前者專門記載長篇大論之外的實際問題,后者用以解答縣政工作中的具體疑難狀況。
民國時期的地方自治運動涉及縣府內部機構改革、區(qū)劃調整、土地調查與賦稅改革、公共設施更新等方面,目的在于促成將傳統(tǒng)上由鄉(xiāng)紳治理的『縣』轉變?yōu)橛晒俜蕉綄碌淖灾巍嚎h』。《縣政月刊》主刊者從自身工作的實際出發(fā),對所編輯的內容十分重視,且?guī)缀踉诿科诳闹卸紡娬{官方督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為此展開了多個維度的技術驗證和路徑設計。但遺憾的是,受制于歷史現(xiàn)實與國民黨政府自身的專制主義本質,《縣政月刊》中理想化的諸多設計在實際執(zhí)行中收效甚微。
《縣政月刊》在當時發(fā)行范圍即較為有限,在戰(zhàn)時受物質條件所限,印刷質量也高下不齊,現(xiàn)下收藏與保存亦面臨較多困難。本次主編將所收集到的期次集中影印行世(缺期:第一卷第三期,第一卷第五期;第二卷第一期,第二卷第二期,第二卷第七期,第二卷第八期,第二卷第十期;第三卷第一期,第三卷第二期,第三卷第四期,第三卷第六期,第三卷第十、十一期合刊;第四卷第四期,第四卷第九期,第四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第五卷第二期,第五卷第三期,第五卷第四期,第五卷第九、十、十一期合刊等。容后條件許可再行補編),以便利學者們的研究,為學術界深化對民國時期縣政研究的認識提供一些資料支撐。
本書稿影印收錄《縣政月刊》。該刊于1942年2月由當時的四川省民政廳創(chuàng)刊。該刊編選的內容主要集中于五個方面:闡發(fā)建設理論、討論實際問題、報道重要資料、提高讀者研究興趣、增進縣政工作效率。尤其注重對縣政實際問題、地方自治問題的討論等。該刊每期圍繞一特定主題組稿行文,如在探討戶口普查、戶政制度、行政會議、警政建設督導、保民會議、鄉(xiāng)鎮(zhèn)造產、民意機關建設等專題時,會按照事件前瞻、事件概述、事件總結檢討、相似情況類比等模塊組織內容,并附錄統(tǒng)計數據、法令匯編等。資料內容主題較為集中,專業(yè)性與實用性特點突出,對研究民國時期西南地方行政、縣政改革理論與實踐等具有重要意義。
無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