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那體慧所撰漢文佛教文獻方面論文的結集,收錄了包括《<心經>:一部中國的偽經?》《誰作了<大明度經>(T225)——證據(jù)上的一次重新考察》等那氏著述,很好地代表了那體慧的學術成就,可供讀者系統(tǒng)地了解那氏的學術思想。本書譯者在序言里介紹了那體慧學術研究的經歷,讀者可從中了解那氏學術研究的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 [美]那體慧(Jan Nattier)是歐美目前研究漢文佛教文獻重要的學者之一,在佛教文獻研究領域的成就享譽研究界。她的研究風格綿密精深,不少論著在佛教研究界有強烈反響。
譯者簡介: [新]紀赟,2006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7月始在新加坡佛學院任教至今。
章 《心經》:一部中國的偽經?
前言
一、《心經》簡本
二、《心經》與《大經》
三、梵語本《大經》的問題
四、文本傳播的再分析
五、內證:怎樣去判定一個回譯
六、《心經》的出現(xiàn):印度和中國的證據(jù)
七、結構性部分:背景的重建
八、歷史證據(jù):跟隨玄奘的腳步
九、《心經》在中國:玄奘的角色
十、《心經》在印度和中國西藏地區(qū)
結論
附錄:吉爾吉特本與尼泊爾本梵語《大經》中的《心經》核心章節(jié)
第二章 誰作了《大明度經》(T225)——證據(jù)上的一次重新考察
一、方法論的問題( 1):蘭卡斯特的途徑
二、方法論的問題( 2):勝崎裕彥的途徑
三、混雜的產物:《大明度經》的組成部分
四、《大明度經》與《道行般若經》
五、互文性: T225A和 T225B之間的關系
六、支謙與《大明度經》:問題的重構
結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翻譯還是偽作:重估竺佛念的《十住斷結經》(T309)
序言
一、《出三藏記集》中記載的竺佛念生平
二、《十住斷結經》概述
三、《十住斷結經》中的異常之處:初步評論
四、術語的異常:方法論問題
五、《十住斷結經》的源頭( 1):無羅叉的《放光般若經》(T221)
六、《十住斷結經》的源頭( 2):歸名為支曜的《成具光明定意經》(T630)
七、《十住斷結經》的源頭( 3):竺法護的《阿差末菩薩經》(T403)
八、竺佛念所為:《十住斷結經》的形成
九、撰寫一部偽經:尋找動機
十、重估竺佛念的譯經:結論與迫切需要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安世高研究
一、安世高傳
二、安世高譯著的內容
三、翻譯風格
四、真實的經典
五、方法論的初選:外在的證據(jù)
六、阿含經類
七、一部大乘經(?)
八、論著
九、原創(chuàng)作品
十、新發(fā)現(xiàn)的寫本
十一、其他可能的歸名
十二、有問題的文本:方法論進一步的反思
十三、失傳的作品
十四、學術資料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wǎng)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wǎng)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