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國青年報》曾面向全國高校發(fā)起了一項有關大學生的閱讀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9成學生喜歡閱讀,然而超5成學生每天閱讀的時間不足1小時;超5成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較低,近6成學生認為因“沉迷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導致閱讀量不足。處在校園到社會過渡期的大學生為何難以走近書的世界?在碎片化時代,校園閱讀氛圍該如何優(yōu)化?出版社在高校閱讀推廣中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近年來,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簡稱“廣西師大社”)在高校閱讀推廣方面進行了諸多創(chuàng)新性嘗試。4月23日,第23個世界讀書日當天,廣西師大社開展了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廣西師大社旗下3家獨秀書房——集團總部大樓獨秀書房·旗艦店、獨秀書房·桂林航天工業(yè)學院店、獨秀書房·賀州學院店同時對外開放;聯(lián)合全國65所高校共同開展“觀文館4?23經典共讀”活動;聯(lián)合國內20余家出版機構及文化品牌開展“閱讀一小時”活動等。這些活動旨在以高校特色書店為陣地,推動建設書香校園,助力書香社會建設和全民閱讀的推進,也在出版社品牌建設方面邁進了扎實的一大步。
聚焦高校,讓青年人與書“零距離”
多年來,高校和大學生都是廣西師大社閱讀推廣活動的重點關注對象,如廣西師大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藝兵所說:“高校是文化資源的聚集地,具有開展閱讀活動的天然優(yōu)勢,也是進行全民閱讀推廣普及活動的重要陣地,閱讀推廣應更靠近青年群體,要在校園內營造更多元、更完善、更豐富的校園閱讀空間?!?/p>
采訪中,不少專家學者均表示,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閱讀環(huán)境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延安大學文學院院長、路遙文學館館長梁向陽表示,對于一些年紀較大并早已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讀者來說,網絡和數(shù)字閱讀的影響相對較??;但對于在校學生而言,手機幾乎已經成為他們的“重要器官”,“雖然這種便捷化、碎片化的淺閱讀信息量很大,但也喪失了一卷在握、沉浸于書香的品味感?!?/p>
在閱讀環(huán)境巨變的背景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認為,營造校園閱讀氛圍、用正確的價值觀浸潤學生的人生至關重要。而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文學教育工作的大學教師,梁向陽也表示:“路遙曾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中寫到:‘知識這種力量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可以重新塑造一個人?!币虼耍J為,國民“文學閱讀”“文學理想”與“文學生活”等理念的培養(yǎng),不能僅僅依靠作家出精品,更要主動從讀者入手,在培育文學讀者群上下足工夫,幫助青年人形成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才能進一步實現(xiàn)引導全民“文學生活”,引領社會風尚,為未來發(fā)掘與儲備文學人才的目標。
開放空間,打造高校人文實驗室
為了彌補互聯(lián)網時代青年讀者閱讀品味感的缺失,打造大學校園文化地標,一家家校園書店拔地而起,廣西師大社旗下的獨秀書房就是其中之一。張藝兵介紹說,廣西師大社作為一家大學出版社,始終致力于開展文化服務。
廣西師大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藝兵在世界讀書日當天致辭(攝影 李顯楊)
作為獨秀書房的首倡者和見證者,廣西師范大學校長賀祖斌介紹說,從2016年至今,他見證了獨秀書房從零起步,逐漸走進廣西的各個大學校園。在他看來,要將校園書店打造成高校的“人文實驗室”,“大學里有許多理工科實驗室,卻唯獨缺少人文類實驗室。傳統(tǒng)書店盈利性較強,我們需要打造一些‘人文實驗室’型的校園書店,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人文氣質和讀書品味,真正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p>
賀祖斌還提出,相對于校外實體書店,校園書店具有自身特色:第一,讀者群體是大學生,因此,校園書店的建設應該充分體現(xiàn)學術性、人文性、專業(yè)性等特點,書籍要更具選擇性和針對性,特別突出其人文特點;第二,在書店設計方面,要具有賣書、買書、讀書、藏書、討論、交流、上網等功能,充分體現(xiàn)“人文實驗室”的特點;第三,校園書店應該是非盈利性的,學校要像建設實驗室那樣進行投入。
而獨秀書房的氣質,恰好契合了“人文實驗室”的特點。通過開設獨秀書房,廣西師大社以高校師生群體為精準服務對象,開展常態(tài)化、可持續(xù)性的閱讀類文化活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面向青年知識分子的文化服務,能夠有效激勵并發(fā)揮高校師生在文化參與、文化創(chuàng)新方面的引領作用,以校園輻射城市,以學生帶動市民,在助力書香校園建設的同時,為書香社會建設貢獻力量。在張藝兵看來,這既是出版社為高校提供文化服務的一種方式,又是履行閱讀推廣、文化建設的社會責任,更是實現(xiàn)自身轉型升級、創(chuàng)新文化服務的大膽嘗試。
傳承經典,提升當代青年文化品味
在高校“人文實驗室”的基礎上,組織在校師生開展一系列線上線下閱讀推廣活動,無疑是探索經典閱讀方式和傳播方式的有益嘗試。特別是近年來,多檔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電視節(jié)目走紅,越發(fā)彰顯出“經典”已成為我國經濟高速發(fā)達背景下人們的心靈驛站。一方面對于傳播經典、陶冶情操、提升青年人的文化品味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則體現(xiàn)出了人們對經典圖書的市場需求。
每年世界讀書日,廣西師大社都會聯(lián)合全國高校共同舉辦“觀文館4·23經典共讀”活動,堪稱是一次全國范圍內跨越時空的閱讀實驗。學生們以朗讀、演誦、吟唱、話劇等不同方式,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經典的魅力;“行走的書單”觀文館青年學生閱讀微視頻大賽,則是用當代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微視頻方式探索了閱讀的多種可能性,通過流動的畫面,展現(xiàn)青年學生對經典的理解與思考;觀文館領讀暑期計劃,面向大學生招募校園領讀者,利用其暑期返鄉(xiāng)進行社會實踐之機,號召其組織當?shù)刂行W生開展一系列經典閱讀活動,使閱讀不僅內化為個人的文化品格,也外化成個人服務社會、反哺社會的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也在傳承經典文化方面下足了工夫。據(jù)劉偉介紹,自2013年開始,中國人民大學在本科新生中全面推行“讀史讀經典”項目,以“厚重”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關鍵詞,引領學生回歸經典原著,傳承優(yōu)秀文化,實現(xiàn)價值引領。他說:“首先,學校精準發(fā)力,以‘厚重’為著眼點,以‘能力’為抓手,以‘質量’為落腳點,幫助學生補齊‘歷史縱深不足’‘自主學習思考能力不足’和‘個性化學習動力不足’等‘三塊短板’;其次,我們緊盯實施,專注于行之有效的‘五項舉措’,包括學界泰斗和教學名師聯(lián)袂提供閱讀指導,剛性學分和自主學習相輔相成等。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在立德樹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p>
在劉偉看來,讀書使人充實,讀史使人明智,大學及大學出版社在推廣經典、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責無旁貸。張藝兵也表示,未來,廣西師大社將繼續(xù)以打造“青年知識分子精神家園”為理念,與高校共建以“獨秀書房”為實體空間品牌的人文實驗室,共建以“觀文館”為品牌的校園讀書組織,在“出版社+高?!钡暮献飨?,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共同開展常態(tài)化、項目化的閱讀活動,共同開展創(chuàng)新形態(tài)的文化服務及知識產品研發(fā)實驗,共同探索實踐校園人文IP運營模式。同時,將活動成果轉化成文化產品,真正實現(xiàn)閱讀推廣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 |
![]() |
![]() |
會員家 | 書天堂 | 天貓旗艦店 |
![]() | ![]() |
微信公眾號 | 官方微博 |
版權所有: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集團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 紀委舉/報投訴郵箱 :cbsjw@bbtpress.com 紀委舉報電話:0773-2288699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 | 網出證 (桂) 字第008號 | 備案號:桂ICP備12003475號 | 新出網證(桂)字002號 | 公安機關備案號:45030202000033號